46.如何才能练就融会贯通的能力?
所谓“知识”,指的是能够指导我们作出更好的决策,且从长期来看更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
信息若要称为“知识”,需要具备两个条件,而绝大多数的信息会被就此删除。
这两个条件是:能够指导我们作出更好的决策(即是否有用);更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结果。
品味与品位,和耐心一样,都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若品味与品位都提高了,那么将来的输入质量只会越来越高。
分辨知识的时候,需要问自己两个问题:在知道这些知识之后,我的哪些决策会随之改变;从长期来看,这些东西可能为我带来哪些想得到或者想不到的好处。
大多数人从不认真考虑长期。
沃伦•巴菲特说,他从来都不看新闻。大抵是指他从来不看小事件,至于那些与他的人生选择相关的大事件,他比任何人知道得都早,于是,他也就用不着看别人发出来的“新闻”了。
有些知识能繁衍出更多的知识,于是,它们显然更高级,也更有价值。
真正懂得学习的人,都擅长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长期、持续、连贯的学习。
李笑来老师说,他有一个理论:在知识的海洋里,最佳策略是“漫游”,这对普通人来说更是如此。
所谓“融会贯通”,无非就是在两个貌似原本不可能产生联系的节点之间产生了“意外的联系”,然后竟然发现那个联系足够重要、足够有用,甚至达到令人震惊的地步。
融会贯通的前提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可产生联系的节点数量足够多。即节点数量越多,产生的连接数量就越多。
只有博学的人,才有融会贯通的能力(甚至机会)。
换句话说,所谓融会贯通,本质上就是在那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建立“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的过程。
一个人所要自信的对象,应该是未来的自己,而不是现在的自己,更不是过去的自己。
除了增加节点数量之外,还应该主动增加连接。
(未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