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川儿去做一岁半体检时发现他的医保用不了。打了电话才知道当时办理医保的工作人员把他的名字登记错了。“放牧”的“牧”字变成了“牡蛎”的“牡”字。
因为这个错误我得跑去有关部门更名,多少让我有点不高兴,于是对着电话埋怨了几句。对方态度诚恳,一再向我道歉,倒显得我有点咄咄逼人了。毕竟在电话那端的只是接线的业务员。
挂了电话,我用手指比划“牡蛎”的“牡”字,一时间竟然想不起来怎么写。自从有了电脑和手机,平时写字的机会就变得很少。看书时,速度又快,一眼过去,只要不影响整句的理解,即使对某个字模棱两可也往往并不在意。但真要摊开一张纸,好好地写点东西,却总会因为某些字不会写而不时地停下来,或查百度或翻字典,等真正看到这个字时,复又觉得很熟悉,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但思路一经打断,却又难再恢复,着实恼人。
我用拼音在文本里打“muli”,发现果然是个很熟悉的字,总觉得在哪里见过。招呼母亲过来看,她也觉得不可思议,不就是“牡丹”的“牡”吗。业务员为什么会选择“牡蛎”来描述这个字,大概是单独一个“牡”字太没有辨识度的缘故。
回到家,我翻出医保的证历本和一年前办理医保时的回执,发现上面写的的确都是“牡”字。所以我自己没有认真比对复核,在这件事情上亦要负很大的责任。这么看来,电话里的业务员反倒是背了我们两方面的黑锅。
但说到底,还是应该经常手书,对于字才不会陌生起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44230/062d1ec86b41dc4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