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章结构好,起承转合。
起:因介绍加油,广告打的都非常好。
承接:我有好的计划,可以拿到洗车券。
转:十拿九稳的事,结果活动不做了,洗车券飞了。
合:到了加油站是加油还是不加油呢?
选择不加油,然后,大骂一声“奸商,以后我再也不来了”直接愤而开车离开。
选择加油吧,加多少呢?加230元,没有洗车券,自己又难受,像吃饭吃到苍蝇一样。
还是为了避免少损失,只加200元呢?
最终决定还是规避损失,只加200元。
2.故事好。
加油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更能获得大家的情感认同。
加油送赠品大家都遭遇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感同深受,看文章不需要脑补场景,不会有代入感,观众、读者容易入戏。
3.叙述方式好。
先说自己需要洗车券,而洗车券是个伪需求,在经历伪需求(无洗车券)破灭后。
到真需求(车没油,需要加油)时,却又很纠结,出现了本末倒置的情况。
偏离了自己的初衷和主题(加油),产生了矛盾,获得了读者的认同感。
4.结尾升华主题好。
买东西,没有赠品,跟吃了大亏一样。通过加油,将购买商品和赠品,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不占便宜就是吃亏,少占便宜也是吃亏”,利用规避损失和沉默成本的心里,带出你遭遇过这种事吗?顺利的结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