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助人者初心纯良,总是想最大限度的帮到人。在帮助失独家庭这个群体时,第一个动作是准备好自己。
第一次去做失独群体的活动,心里是紧张的,只在理论上了解,偶尔见过这样的来访。群体一起来,对接人员一再提醒:别惹他们哈。怎么能不惹?可以笑吗?可以哭吗?什么可以谈?什么是禁忌?
紧张多过担心。
看着一位位走进来,没有特别的神情,也看不出跟普通人、普通老人的差别。活动进行的很顺利。有一位阿姨临走前紧紧地抱着我,双臂好有力量。当她放开时,分明看到了她眼里的泪花,努力忍着不让掉下来。
这次的接触带来了真切的体验。他们的眼睛、笑容、泪水、无言的叹息。
第二次再去另一个社区做活动时,在路上就泪流不止,悲恸莫名。朋辈讨论时群情激昂,同情老人家,愤怒对接人的不作为,无奈于他们的处境。“我们又能做什么”的无力感不断地呈现出来,在我们的团队里此起彼伏。
一边助人,一边自助。
并非我们不够专业,心理服务需要做好的准备不止是知识,即是之前学习过哀伤处理,也做过危机干预,面对这些老人家还是很有可能勾起支持者的议题。
~过去的丧失是否已处理好?
~你是否准备好面对父母的衰老?或许他们从未对你言说的寂寞、孤单、冷清早已超出你的想象。
~你是否对自己的孩子也有担心、不安?会因此而对自己的孩子更加担心,尤其家里也是独生子女的时候。
~你如何看待生死?
~你如何理解生命的意义?在做计生人员培训时我问他们:孩子对你们意味着什么?有多少妈妈的答案是:全部!
~你是否做好与他们一起面对悲伤、愤怒、迷茫?
~是否有过对环境深深的无奈,还未走出来?
……
心理工作的过程中,咨询师需要时刻觉察自己,什么在触动自己,此刻在怎么影响着我的理解、行为。
如果自己的议题没有处理好,在面对服务对方时就容易陷入到自己的情绪中,不仅不能支持对方,也可能会让自己再次受伤。
准备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准备的第一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