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参加了高中同学的婚礼,也与曾经的一帮伙计们重聚。
近几年来,同学朋友的婚礼就是一种另一种方式的同学聚会,除了这样的日子,也很少有机会能把大家招呼到一块儿,一起吃吃饭,聊聊天,追忆似水年华,展望各自未来。
一场婚礼下来,大家都忙的够呛,从最开始的筹备,到娶了新娘子到家,再进行或中或西或中西结合的一场仪式,最后以一顿酒席来给这场婚礼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样的流传应该是华人文化圈里最基本的流程,所不同的也只是在各种细节上的差别。
鉴于最近总是会忍不住思考一些事情,留意一些细节,于是免不了会有一番感想,今天就记录一下。
一、 朋友
说是高中同学的婚礼,但是我细细捋了一遍我转战各个小初高大学校的经历,完全找不到我跟这位当事人兄弟阿东同窗过的痕迹。
最后发现,我们俩完全没有同学过。不光没有同学过,甚至连校友都算不上。
我高中没有在家里上,等回到家时已经是复读,而阿东高中在家上了三年,复读那年却又去了外地。我们能够认识,是因为我复读班的一帮弟兄应届时跟他一般,关系不错,所以在每年的例行聚会上,我们就有了见面的机会。
因为不熟,刚开始交流不多,后来慢慢接触下来,才发现这是个靠谱的人。后来又在同一个城市工作,也就慢慢熟悉起来。
这里面有一点要注意,我是通过我的好朋友认识的阿东,于是也成了好朋友。也就是说我那几位好朋友本身靠谱,我才愿意跟他们共同的朋友结识,进而关系升级。
一起参加婚礼的好几个人,我也跟他们没有同学甚至同校过,但是感觉却像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一样,这样的感觉很奇妙。
我的感受是,朋友是一个标尺,我的好朋友的好朋友,再跟我成为好朋友的机会,就会比我的一般朋友的好朋友要多。换句话说,靠谱的朋友,他的朋友多半也靠谱。同样如果我不太认可的人,他周围的几个好朋友,也许就会很轻易的被我定义为不靠谱,因为人以类聚。
二、 婚礼是一场父母的大事
就婚礼来讲,到场的亲朋好友除了新郎新娘的朋友同学,更多的是父母辈的亲朋好友,在他们的认识里,这一场盛宴是某某某家的孩子办的事,我得冲着某某某的面子去捧场,也看看他们的儿媳\女婿怎么样。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父母会催婚,因为孩子不结婚,在父母永远是一个压力,一个街坊邻居亲朋好友们众口铄金下的舆论压力,让他们觉得婚姻更多的是他们操办的一件大事,而一对新人,更多的是作为这场电影一般的盛况下的主演,而父母才是幕后总导演与制片人——毕竟婚礼的花费,都是父母投资的。
三、 婚礼的筹备
父母是不能直接参与婚礼的,他们只是在拜天地与敬酒改口是客串一下角色。一场婚礼办得好不好,与婚礼的老总(我们家乡的称呼,也就是总指挥)有关。气氛够不够热烈,流程够不够完备,与婚礼司仪或主持人(两者多数情况下是同一人)有关。
投资人出资请老总来负责这场婚礼的筹备,老总负责整个婚礼的全部流程。从提亲、双方父母见面,再到商量婚礼如何办,中间要吃好多顿饭,也要耗费好多脑细胞。
首先议定双方要成为亲家这一基本路线,然后定好大喜日子与喜宴地点,再就彩礼与陪送嫁妆的数额达成一致,再打婚书、送铺盖,最后往返路线,车辆人员数量,婚礼的前期筹备就算告一段落。
确定了时间地点,双方父母开始确实将来要出场说的人物,男方亲朋出席多少位,女方出席多少位,兑好大概数量后,再交待饭店准备多少桌酒席。
到婚礼开始前一天,总指挥就要调配车辆、人员,几辆车、谁去娶,去娶的人谁放炮、谁录像、谁装箱、谁叫门,这些都要责任到人。不娶参加迎娶的人,要在家安排好各项事宜,天地桌早早就位,“早生贵子”四盘干果如何摆放,谁安排接待,谁坐主桌陪娘家长辈,谁负责发放烟、酒、饮料。
所有事项安排完毕后,就该现场导演司仪登场。
司仪会在出发前营造一下气氛,指挥摄像机对新郎官进行各种拍摄。喜公公喜婆婆的暖心嘱咐,新郎一帮伙计们的深情祝福,都要在司仪的指挥下进行。
等到时辰已到,数辆小车带着娶媳妇的喜悦,一路奔驰到新娘的闺房。
迎娶回新娘后,拜天地模式时,司仪要喊我们熟知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其间还要加入一些贯口串词,让婚礼不那么刻板,也让围观群众们跟两位新人多一些互动。
西方模式时,司仪在舞台上又是另一套贯口串词,有些还会即兴演唱一段,预热一下现场气氛。
以上所说,大部分是我家乡的一些习俗。这些年来参加过扬州、海口等地婚礼,大体上与此相差不大,只在宴会过程上有所区别。比如扬州婚礼,席间会请各路演员如评弹、变脸、魔术、杂技等表演,让人大饱眼福,无暇吃饭。
总结下来,关乎婚礼是否成功的这两位重要任务,责任重大,非能力足够者不能担任。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20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