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出租车司机的围堵说到专车司机的围堵
2015年12月08日刷微博得知——滴滴总部被出租车司机围了,滴滴总部员工被告知在家办公,现场警察出动维持秩序。
滴滴总部被出租车司机包围 警察出动维持秩序出租车和专车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曾经在多个城市都发生过出租车司机罢工,围攻事件,矛盾的焦点仍然是行业的利益冲突。
在网络上,似乎专车有先天的舆论豁免权,在网友口中,似乎出租车司机都是满嘴脏话不接客,素质低的,专车司机就是彬彬有礼,优雅高贵,礼貌的。
很多人说(其实更多的是专车公司的公关说),专车司机有逼格,如绅士般优雅,但大家都知道,这个群体里面有相当大部分的人就是“黑车司机”
我在北京遇到过满嘴脏话的滴滴司机,还载着我跟另外一辆飙车,互别,差点下车跟对方打一架;在重庆遇见过不经我同意就抽烟的Uber司机;在成都遇见过很多一路上一边开车一边在微信群里跟同行讨论着今天刷单赚了多少的Uber司机。
哦,对了,据说某些城市发生过司机对乘客的性骚扰的案例。
当然也遇到过一些传说中优雅、高贵的有礼貌的司机。不过在我的认知范围内,相当一部分所谓的快车司机、Uber司机跟原来开黑车的是同一群人。当他们利益受到冲突的时候其实也喜欢围堵
约车平台之前的黑车 成都Uber被有关部门调查,专车司机围堵在办公楼下 成都Uber被有关部门调查遭到围堵 执法人员被专车司机围堵我了解到成都的很多专车司机都有自己的微信群和QQ群,无论是Uber公司被查,还是路面上有车被执法部门查,群里一“呼救”,群里的司机就会立马前去围堵执法人员。
技术进步带来的先进变革
在专车和出租车的冲突中,很多网友的评论都是技术的进步是谁也不能阻挡的,就好比汽车淘汰马车一样。
承认,技术的进步确实带来了便利和效率。一是解决了司机和乘客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供给方和需求方能够实时知晓对方的位置,二是利用闲置资源提高了社会效率。前者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后者提高了社会的生产效率,相信技术进步带来商业形态和社会形态的改变不可阻挡的。
但是我仍然反对滴滴和Uber现在的运营模式。同情出租车司机。
专车平台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让市场价格调节的机制失灵
首先明确,自由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由需求和供给来决定价格。
需求供给曲线决定价格 “双向补贴”下专车的供给需求Uber和滴滴便宜的背后,是公司对司机的天价补贴。司机有早晚高峰补贴,定向指派订单补贴,不同的任务完成量还有补贴,有司机说Uber刚入驻成都的时候,他每天跑Uber一个星期收入可以轻松上万。
还有司机告诉我,他亲戚在租车公司租了一辆高档奥迪,注册了Uber高级轿车的司机,之后把车还给了租车公司。随后他买了几百个手机号,注册了Uber用户,接下来就是每天刷单,一共空手套白狼赚了67万。这位司机自己加了一个成都的专车微信群,每天里面的成员都会轮流给对方刷单,这样就可以拿任务补贴了,他还给我解释了这种行为很难被发现的必然性。可见这些公司的补贴力度之大,甚至在当前竞争环境下都来不及顾虑司机的作弊行为。
这种违背市场规律的“恶性竞争”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以类似“倾销”式地价格补贴来占领市场。这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是在不平等的条件下竞争,伤害无疑是巨大的。
百度百科对“倾销”的定义我打车的时候跟很多司机闲聊,大多司机都表示,如果没有补贴,不会再跑单。价格调节供给的机制在“双向补贴”的政策下是完全失灵的。
政府应该禁止市场上的恶性竞争行为,把选择权交给市场,而不是用《新规》来限制商业模式的创新
在各种争议之中,交通运输部出台了关于出租车和网络约车的新规定。
里面值得关注的信息有两点,一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专车司机必须与平台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也就是所有的专车司机必须是全职的,不能是兼职司机,且车辆强制八年报废;二是鼓励市民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拼车出行。
这个新规强制提高了专车平台的运营成本(强制报废),和司机入门门槛(劳动合同),实质上根本就是以传统的思维来管理新事物,阻碍了“共享经济”模式的发展。
熟不知市民长期以来打车难的根源根本就不是是否有互联网技术,而是出租车的供给和需求不受价格机制的调节(出租车价格由政府定价),供给长期跟不上需求(运营牌照由政府定量发放和有偿使用),造成了市民出行不便和司机态度恶劣。政府应该做的是放开供给,降低运营车辆的入行门槛,让无论是出租车还是专车都能够在同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中竞争,让市场来决定价格。而《新规》纯粹是南辕北辙,仍然试图通过行政力来控制供给和价格。
所以我认为Uber模式是一个很积极的创新,应该鼓励,但是也不能放任互联网公司在资本的站台下肆意破坏市场规则。
最后吐槽两句
哦,对了,八月份的时候高德地图发布报告,结论说专车加剧了城市的拥堵,迎来了网友和滴滴公关的反呛。
不过仔细想想,司机告诉我,仅仅成都的Uber注册司机就有70万,我想要是70万有十分之一的车辆上街就有7万。
目前除顺风车以外的模式都是巡游式地捡客,我此时此刻打开滴滴看了看,现在是重庆的晚高峰,我所在的位置是拥堵的市中心,我周围就有十辆以上的空车,本来闲置的车现在在街上“巡游”,不堵车才怪呢。所以高德报告中“专车平台增加了存量车的周转率,形成增量的出行需求,最终成为加剧城市拥堵的原因之一”还是有道理的。
如果我是乘客当然喜欢天天给我烧钱的专车,如果你站在独立客观第三方的角度看,专车确实还存在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