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每天写1000字
系一条五色绳,满满的爱…

系一条五色绳,满满的爱…

作者: 薄荷的午后休闲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22-06-03 06:28 被阅读0次

在坊间,一直有“恶五月”的说法,关于这个“恶”的源头自哪里,资料上还真有。

据说,端阳节始于春秋战国时代,起源于江南,由来有多种说法,民间流传最广, 最有影响的说法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楚大夫屈原。宋代为表彰屈原的" 精忠" , 追封他为" 忠烈公" ,正式将五月五日端午节赋予纪念屈原的意义。抗日战争时,又定五月五日为" 诗人节"。

端午节时,在南方讲究举行" 龙舟竞渡" ,在北京明清两代则讲究" 熙游避 灾".初五日上午,群入天坛" 避毒" ,天坛是祈年圣地、各胜,既仰仗天之神力 避毒,又可游乐﹔过午,有的到鱼池或高粱桥、满井、草桥、积水潭等处" 饮醵 熙游"。

端午应节食品是粽子,一般是小枣粽子,蘸白糖吃。时令鲜品是樱桃、桑椹。 糕点铺卖一种用模子刻出蛇、蜈蚣、蠍子、蜘蛛和蟾蜍图案的桃酥式的圆糕点, 叫" 五毒饼".人们以这些时鲜和应节糕点用来上供或互相送礼。

北京人俗谓" 善正月,恶五月".因五月气候温热,易生病毒瘟疫,故用天师 符和钟馗像来镇宅、驱避" 邪祟".清人柴桑《燕京记》云:" (端午)前数日, 肆间用黄纸盖朱印,或绘天师、钟馗像,或五毒之形,人购而粘门上,以逐祟恶。

" 从五月初一起,各家还将菖蒲、艾草插在门的两旁,一曰" 蒲剑" ,一曰" 艾 虎" ,也为辟邪驱瘟。为辟邪,京城端午时,人们还纷纷买蒲鞋穿上过节。

端午节还有" 扔灾" 一说。节前,手巧的妇女以五彩绫罗制成小虎、葫芦、 樱桃、桑椹、瓜豆、葱、蒜形状,用彩线串起来,五月初一那天系于小儿的钗头 或背上、胸前﹔小姑娘还用硬纸条叠成菱形" 粽子" ,缠上五彩丝线,戴在身上, 通称" 葫芦" 、" 续命缕".到了五月初五午时之后摘下来,连同贴在门楣上的剪 纸葫芦揭下来,一起仍到门外,叫" 扔灾".

节日期间,人们还要饮黄酒,在小孩头上用雄黄画一" 王" 字,有的还用雄 黄涂小孩的耳鼻孔,说是夏日能避蜈蚣等毒虫到耳鼻孔中去。

也在端午前夕,收到了小姐妹赠予的五色绳,一圈一圈绕在腕上时,她还特地交待过,等到端午节后下雨的日子,将绳解下来让水冲走,意寓着不好的运气一并丢弃,突然很期待那个日子的到来。

远方的朋友们,你们的习俗是什么?不妨也系一条五色绳,绕在手上好看,寓意好,爱也绵长。

相关文章

  • 系一条五色绳,满满的爱…

    在坊间,一直有“恶五月”的说法,关于这个“恶”的源头自哪里,资料上还真有。 据说,端阳节始于春秋战国时代,起源于江...

  • 五色绳

    五色绳 七天小长假过去了,在下摸了摸还处在假期中的自己,决定开始写作业今天的故事。嗯,快说,你们想我了么,没有的话...

  • 五色绳

    泥土掩盖住落花,仍花香四溢 绿叶遮挡住柳红,仍缤纷遍寻 我的心思,纠结如绳,不知源头何处 可否缠绕您的步伐,跟随您...

  • 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

  • 美文欣赏‖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

  • 端午随笔

    今昔端午情意浓, 香包香囊与香粽。 河中龙舟祭屈原, 腕上五色避邪绳。 饮罢雄黄挂艾叶, 清香自能去毒虫。 满满一...

  • 婚姻

    婚姻如果是一条绳,绳的两端拴着父母中间吊悬着孩子。 如果谁步入了婚姻,有了孩子,父母双方这根绳必须系的牢固,有...

  • 【奇幻】云端上的人们(41)亮出底牌

    无数五色绳向泉上清扑来。 泉上清慌忙逃跑,可纵使他身轻如燕,在触手的森林中左突右闪,也没能幸免于五色绳的围追堵截。...

  • 年年端午情

    儿时, 端午是奶奶分给的鸡蛋鸭蛋鹅蛋, 是姥姥系的五色绳, 是妈妈准备的香花香草洗脸水, 是父亲放在屋檐下的桃枝麦...

  • 鼎炉胃散:治胃养胃,一步到胃

    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农历五月五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系五色绳,已经成为国人的传统习俗。 著名散文家梁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系一条五色绳,满满的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qz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