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长假第一天,
清晨7点,丈夫醒了,和公公轻声说着今上午祭祀婆婆的事,我被安排在家守屋。
我8点起床时,估计他们已经快到达祭祀目的地。我吃罢早饭,靠坐在客厅沙发床上看书。公公家住的是老式楼梯房的一楼,一楼的居民房有好处也有坏处。
坏处是春天一到,南风一刮,室内回潮得厉害,湿气太重对身体无益。好处是出门方便,屋外前坪风景触手可及。尤其到了春天,屋外春光明媚、空气清新,鸟鸣阵阵。
今早的鸟儿,格外欢快。仔细听,大约有五六种不同的鸟。一种尖而细的声音,大概是小的翠鸟。一种像人吹的口哨,大概是身型大,性格活泼的公鸟(名字不知道)。这公鸟的口哨声响亮得很,叫声盖过了其他的鸟,像是一场会议的领导者和组织者,霸气的很。所以给人的印象深刻。
屋外的樟树年纪和我丈夫差不多,有一株是公婆亲手摘种的,这些樟树整齐排列在屋外两路马路旁,为过往的行人遮阳挡雨,最受益的马路旁的两栋居民房,大樟树足有6米多高,枝繁叶茂的,把两栋居民楼拥抱入怀,夏季带去清凉,春季便成了鸟儿的天堂。
大自然的生物都有灵性,樟树也是如此。你悉心照料它、关注它、与它互动,它便好好回报你,以悠美的姿态。
与樟树互动最多的是公公。忆当年,公公带着一家四口,从云南军区转业回家乡衡东县城,单位安排他们在这栋居民楼扎根住下。公公和婆婆亲自在屋前栽下这株樟树,从不到1米的小树苗长成现在的6米高的40年的老樟树。
樟树不娇气,不需特别照料搭理。公公互动的方式,也成了他多年的生活习惯。他每天早起第一件事,便是清理樟树前坪的垃圾,路旁的行人不时会扔进些塑料袋或者是纸屑,公公当军官多年,爱整洁爱干净,于是打扫屋前屋后卫生便成了几十年的习惯。
大扫除搞完后,便坐在樟树下休息。抬头便望见这一片枝繁叶茂的樟树林,经过的路人与公公打招呼“老毛,又打扫了,勤快呀!”“老毛,早啊!”
去年4月,婆婆突然离逝。公公逐渐在悲伤中恢复后,与这樟树感情更深了,清早打扫的习惯仍旧未变,然而一个人在树下静默的时间更长了,孤单的背影下,沉淀了多少的回忆呢?
左1 婆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