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大工具:
1、当我们否定自己,陷入消极情绪里的时候,通常是走上了评判者道路,我们需要进入转换道,重新回到学习者道路上。
-切换道路的方法是“ABCC选择法”,一共是四步:
(1)觉察自己是否处于评判者状态
(2)做深呼吸,调整情绪
(3)放下自己的评判,带着好奇去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
(4)根据新的了解,作出新的选择。
2、一个人行为上的改变需要经过四个阶段:事实、感受、分析、行动,少了其中任何一个部分,改变就很难发生。
3、记录时间日志的方法,一共有三步:
一是记录时间日志;
二是统计分析时间日志,找出改进方案;
三是修正行为。
时间日志就是在带你经历行为改变的四个阶段。
4、记录时间的四不建议:
(1)不要太碎片化。只把关键事项记录清晰一些,有助于你的分析。
(2)别太粗略。“当行动切换时,记录时间、时长、事情”的原则,把这些事情分开记录。
(3)别按时间段记录。按照行动的切换记录,而不是按照时间段记录。记录两到三天。
(4)忘了怎么办?可以补,实在记不起来,就写时间黑洞。
5、SMART提问法建立共同目标
SMART原则在沟通场景下的使用。
你想象中是什么样的?其实问的就是S,让目标明确具体。
你有什么要求?问的就是M,让目标可衡量。
那我需要什么支持可以吗?问的就是A,目标可实现。
做这件事对我有什么价值?问的就是R,和其他目标相关。
你什么时候要?问的就是T,时间底线。
6、影响行动力的四个要素
行动力=事情明确度+时间匹配度+精力充沛度+个人意愿度。
符合这个行动力公式的清单应该是这样的:
a. 任务明确到可以立即行动的地步。
b.大任务做任务分解,来匹配碎片时间。
c.把休息时间也计划进去,用来恢复精力。
d.把工作和生活列在一张清单上。
7、真计划的衣柜整理法:
一共有三步
第一步是收集,把脑袋里所有的事情都收集到头脑以外的地方;
第二步是明晰,不断地问自己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第三步是排程,并且选择不超过三只的青蛙优先完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