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葛(gé )之覃(tán)兮,施(yì)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jiē)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yì)是濩(huò),为絺(chī)为綌(xì),服之无斁(yì)。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wù)我私,薄浣我衣。
害(hé)浣害否?归宁父母。
【译文】
葛藤多柔长,蔓延山谷中,叶儿真茂盛。
黄雀轻轻飞,栖息灌木上,喈喈啭欢声。
葛藤多柔长,蔓延山谷中,叶儿真清鲜。
割来煮泡后,织成粗细布,穿试百不厌。
轻声告保姆,思归情缠牵,洗罢贴身衣。
又忙洗外衫。何洗何不洗?早归父母安。
【注释】
葛: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紫红色,茎可做绳,纤维可织葛布,俗称夏布,其藤蔓亦可制鞋(即葛屦),夏日穿用。(用作姓氏时念gě)
覃:本指延长之意,此指蔓生之藤。
施:蔓延。
中谷:山谷中。
维:发语助词,无义。
萋萋:茂盛貌。
黄鸟:一说黄鹂,一说黄雀。
于:作语助,无义。于飞,即飞。
集:栖止。
喈喈:鸟鸣声。
莫莫:茂盛貌。
刈:斩,割。
濩:煮。此指将葛放在水中煮。
絺:细的葛纤维织的布。
綌:粗的葛纤维织的布。
斁:厌。
言:一说第一人称,一说作语助词。
师氏:类似管家奴隶,或指保姆。
归:本指出嫁,亦可指回娘家。
薄:语助词。
污:洗去污垢。
私:贴身内衣。
衣:上曰衣,下曰裳。此指外衣。
害(hé):通“曷”,盍,何,疑问词。
否:不。
归宁:回家慰安父母,或出嫁以安父母之心。
【咬书酱圈点】
对于该篇的解释,历来是有争论的, 争论源于末章的“归宁父母”一句。 “归”在古代,既可指称女子之出嫁,如《桃夭》的“之子于归”;又可指称出嫁女子的回返娘家,如《左传·庄公二十七年》记“冬,杞伯姬来,归宁也”。所以这首诗既可以理解为女子在出嫁前学习制衣、浣洗,也可以理解为已经出嫁的女子急切地想要将婆家的家务做好后回家看望父母。
本酱以为是前者。
因为通读全诗,能感觉到主人公在努力地学习用葛藤制衣、如何浣洗衣物,有种急切和稍稍不安的情绪。
【咬书酱歪评】
古代女子真不容易,到了婆家就得会用葛藤做衣服,洗衣做饭也是必备技能,出嫁前必须学会才能让父母安心。相比现在……
发现女人依然不容易,洗衣做饭看小孩、不会做衣服但得能赚得了钱自己买衣服啊,白天上班晚上还要陪娃做家务,全年无休!
为千百年来受苦受难的女人们点个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