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秋时期的历史已经写过两篇小记了。
一篇是关于春秋五霸的争议,今天再读春秋历史故事,发现搭配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地图就能十分清晰的感受到,当时诸多势力必然混战,也能够看出春秋五霸的必然趋势,东西南北中各占一席。
另一篇是关于成语故事的,我们虽然感觉距离历史知识很远,其实历史故事在我们从小的文化教育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春秋五霸混战中各种成语故事都是耳熟能详的。
今天再写一篇春秋小记,关于春秋时期的文化巨擎们。
春秋时期各种文化开始产生萌芽,随着战乱的不断延续,各类社会问题亟待解决,各个领域开始出现代表人物,今天就来看看百家诸子。
春秋时期,首先出现的应该是道家的老子,老子是周朝的“守藏室之史”,也就是管理“藏室的史官,以“道,可道,非常道”开篇,推演出整个道家的哲学体系,是道家的始祖。著书《老子》,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海外发行量据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首,堪与《圣经》比肩。
紧接着是孙子,孙子是对兵圣孙武的尊称,孙武始祖是陈国国君,后来陈国战乱,逃至齐国,齐王赐姓孙,齐国内乱,孙武举家搬迁至吴国,著书《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兵书,在世界上影响力巨大,是现在西点军校必修科目。
后续是孔子,相信大家对孔子都是非常熟悉的了,其言行被弟子编纂成《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誉。
后面是鲁班和墨子,鲁班大师,是中国传统土木建筑的始祖,发明一系列木工工具更是沿用至今,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是墨家的代表人物,把这两位大师放在一块,是因为《墨子•公输篇》中记载两人曾为宋楚大战进行一次比试,墨子棋高一着,以九套守法挡住鲁班进攻,避免了一次大战的发生。
其实除了诸子百家的人物,还有郑国子产也是非常值得敬佩的,铜鼎铸刑书,这应该是法治思想的启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