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一个4个多月大的婴儿去推拿后死亡的新闻把推拿送到风口浪尖上,调查结果尚未公布,但各医生公号有关推拿的科普文章流行起来,我赶紧也加入阅读大军。
各公号内容综述:小儿推拿不能治疗任何疾病却充满风险!小儿推拿貌似绿色无害,实则只能“治愈”那些不用吃任何药就能自愈的疾病,换言之小儿推拿就是无效的疗法,而且还隐藏了很多风险(包括意外伤害和延误病情)。
小时候的体弱多病让我对医院医生均生恐惧,去医院见医生是能免刚免,这回新闻的关键词”推拿”、“婴幼儿”、”死亡”让人触目惊心,不能不引起重视,更让我想一探究竟的是,我曾带着亲爱的娃儿到省中医小儿推拿室按摩了二十几天,虽说是正规医院,有门诊医生的详细诊断兼具每次都有问诊,但外行看小儿治病毕竟心有戚戚焉。
在儿童医院娃被判定为生长发育迟缓,肌张力偏高,除了被建议回家做操治疗外,医院的专业按摩也被强烈推荐,但我们去咨询时却被告知,需要预约等待,而等待时间为半个月或一个月不定。
在等待的这段时间,我们也不敢怠慢,鉴于也定点了省中医,于是也就决定再去省中医看看,于是就有了到省中医按摩的经历。
初次到省中医,去的是四楼的推拿室,来交流的医生多于进行推拿的医生,小小的推拿室挤满了人,此外来推拿的娃大的小的均有,热闹得很。第一次来,并未提前挂号,前台负责人询问相应情况,等待近一小时后,终到我们。医生看完病历,给娃进行按摩,手、脚、背等一一进行,中间娃或饿了哭泣不止,又或因不适环境而哭,大半小时的折腾后,终于结束!
作为家长,医疗的行外人,半信半疑其疗效,但焦头烂额之下,也当是抓住救命稻草了。
第二次再去,人仍然极多,想到八楼亦有一个推拿室,而且挂牌为再精细的”小儿推拿”,遂气喘吁吁抱着娃干脆上八楼。
这似乎确实更专业一些,医生问明来意,再要求我们将儿童医院的诊断报告上交,我们只有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的判断结果和康复科的诊断报告,医生并不满意,认为这两样都太简单。不过,她豪爽地说:我来帮你们再检查。又是一翻拉手按脚,各种逗引,检查后在病历上写着:
西医诊断:生长发育迟缓;
中医诊断:1.五迟,肝肾不足;2.斜颈。
诊断后即开处方治疗:清补脾经100,清肺平肝100,揉板门100……
落实下来即为按手指,按脚,揉腹,活动双上肢与双下肢(网上被动操大同小异,与儿童医院康复科所教授之操亦许多相同之处)
我们又是一通刨根问底:她小儿推拿与四楼推拿有何不同?肌张力情况严重否?回家我们还需做些什么?隔日来还是每天都来?她平时确实爱偏右,这斜颈可怎么治?
待医生明确地告诉我们,她的肌张力偏高大约做7-8次可见改善,斜颈通过手法治疗基本可无碍,我们心定了些,有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家中小娃生病,作为家长的真是苦不堪言,身累犹可受,心累最为难过。
于是除却医院的休息日,我们都积极地带娃去报到,想到只要为了娃好,又有何干系呢!每天带着忧虑又带着期许,就这样进行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