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教工食堂不提供早餐,然后到中学学生食堂就餐。打稀饭的食堂师傅看我走来,连忙把打小菜的勺子递给我,并介绍说:“今天的小菜花样多,请我挑选品尝。”语气温和,充满着友善。我这才发现桌面上有三样小菜摆放整齐,色品不同,免费食用。在教工食堂的早餐,只有一种小菜,没得挑选的,数量也由师傅控制。
看我选完小菜,师傅拿出一个大的不锈钢碗,然后盛上稀饭,说天冷了,盛早了怕凉,现盛现喝。和旁边摆放整齐、玲珑小巧的小碗相比,这碗让我想起北方的海碗。周到的服务,让人心存感激。这时,我才仔细地端详这位和蔼可亲,而又服务用心的师傅,白大褂干净整洁,面戴口罩但遮不住岁月给她留下的皱纹,原来是一位老妪。
出于礼貌,我问她:“多大年纪了,家住哪里?”
“67了,家在六合。”
“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不在家享福?”
“孩子都成家了,家里也没地种了,自己能动,在家闲着没事干,这里管吃管住挺好的。本来以为年纪大了,没人要了,老板说实在招不到年轻人了,只能招年纪大点了,年轻人谁干这工资低、早苦累的活呀。”
我放眼一看,食堂的工作人员确实都应该属于“九九部队”了。
一个食堂的现象就是一个社会问题的折射。当下,看看是谁在顶起“脏苦累”活的一片天,你会发现,食堂、建筑工地、绿化卫生、农业生产等行业是五十岁以上的人在支撑着。年轻人向往的是花花绿绿、诗与远方的世界,甚至有些年轻人能力差,野心大,重活不愿意干,轻活又干不了,养尊处优,无所事事。我想等这一代年轻人老了,还能不能接过上一代人的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