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中时印象最深刻是打饭。
现在的孩子也许理解不了,我们那个时候也理解不了,为什么定的饭总不好吃呢?后来高中同学20年聚会时才听说,学校的食堂管理员贪污了我们的粮食。在那次聚会上我们的老校长给我们道歉,说是他的责任让那个时候很多学生吃不饱饭。20年前的事因为了吃饱饭,记忆还是那么真切,仿佛就在昨天……
我们那时上高中是往学校食堂交粮食的,然后交一点加工费吧,米就换成了饭票。也可以用钱买饭票,买的人少,大多数同学是农村的,都是自己背米到学校换饭票。一个星期以班为单位集体统一订饭,一个班一个饭桶,一天两个同学轮流值日打饭,早中晚三餐。为什么不够吃呢,主要因为干饭像稠一点的稀饭,水分多,重量是够了,米饭却不够。僧多饭少,打到最后总有几位同学吃不上饭,包括值日打饭的同学。食堂也有打饭的窗口是给老师和家属准备的,那里的饭比较干,口感比学生的好的多,份量也足。运气好的时候吃不上饭的同学遇到熟悉的老师,让老师代打饭,这样的机会不多。
民以食为天,上高中时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学校的菜也没什么油水,上午两节课以后就饿的厉害,也没什么心思上课了,盼着下课吃饭。因为经常有人打不上饭,抢饭的事偶尔发生,也不止我们班有同学急眼了抢饭,其他班也抢,而且抢饭还传染。每个班按顺序到饭堂把每个班的饭桶领出来,就在外卖,一个班围成一圈,一个值日同学喊订饭同学的名字,另一个把饭打到搪瓷缸中,顺序很重要。排在后面的几乎吃不上饭。有时还看值日打饭同学的水平,手扣的紧,后面的才有的吃。突然有班发生抢饭,情绪会传染,刚才好好的打饭节凑也会突然大乱。身强力壮的奋勇当先,满载而归;矮小胆小的只能站得远远的,望桶兴叹。抢饭是个体力活,还需要技巧,不然你会发现,搪瓷缸进去了,最后只剩个把子留在手上。有力气大的,呼啦一下把饭桶拉出重围,到了自己的面前,饭缸子下去,不也乐乎。
有两种情况最叫人恨,有人看抢不到饭,一脚踩进饭桶,大家都不吃。还有人呼啦把饭桶打翻在地。这两种情况不多见,但也发生过,我们班主任老师知道后,要揍那个同学,那个同学再也不敢了。
学校的饭是如此不堪,菜也不用说了;同学大多数都带咸菜来吃。老吃咸菜也不行,要换换口味。几十年以后同学谈笑往事说,那个时候最馋食堂的大蒜炒干子,做梦都梦到过,2毛一份吃不起。吃份大蒜炒干子成了他的梦想。
我的梦想是肉圆,一个肉圆加点汤,飘着几片菜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