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商品很便宜时会说它是“白菜价”,因为白菜很便宜,用它来做比喻既生动又形象。
那么怎么让一颗白菜变得不再便宜?
恐怕只能改变其自身的价值了。
当一样东西数量稀少,极度缺乏,它的价格就有可能在某些因素触发下急剧升华。这就是物以稀为贵。
疫情封控的时候,一颗普通的白菜可能卖出“天价”,就是因为少,它成了稀缺资源。黑心商人借此机会抬高价格,有钱人想拥有它自然不会吝惜他们眼中“不值钱”的钱,这是社会机制的必然。
还有一种途径能改变白菜的价格。
最近突然想吃咸菜,今天抽空去了一趟市里,逛菜市场时想起买咸菜的事儿。
看着眼前五花八门的咸菜竟没了兴致。
这些咸菜油光澄亮,色彩丰富,想想就应该添加了不少科技与很活。
我想吃的咸菜并不是他们,其实很简单,就是老家那种看着十分清淡的腌咸菜,像胡萝卜,绿萝卜,芥菜疙瘩等,配料除了盐和五香粉再没有其它。
不过偌大的一个咸菜摊竟然没有如此“单纯”的咸菜。
挑挑捡捡,最后看着桶里的辣白菜还算顺眼,于是就敲定要它。
老板娘夹出半颗,品相不错,无可挑剔。
放秤上一称,竟然16块8毛钱!
半颗白菜16块8毛钱!
这棵白菜什么价格?我竟然有点看不懂了!
不过既然已经装起来了,我也不好意不要。
可能这东西物有所值吧,待我尝过以后便知道了。
什么味道似乎不是太重要了,这半颗白菜确实是完成了它菜生的升华。
不管是否它所自愿,由“白菜”变成了辣白菜,已经脱胎换骨,它不再是它,它的价格也不再是原来的价格。
这或许为人生的升华提供了一点借鉴的办法。
把自己腌一腌,等变了味儿,价值可能就不一样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