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学习时间管理的缘起
去年三月份,我开始准备博士入学考试。当时我家宝宝才刚7个月大,我还处于哺乳期。人生的新角色、繁重的复习,还有工作压力,让我极其焦虑。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但又不知道到应该优先处理哪些事情?更糟糕的时,焦虑让我的效率变得极低。当时我特别羡慕那些“人生开挂”了的职场女性。为了缓解压力,也为了向榜样更靠近一步,我当时想到的解决方案就是学习时间管理。
为了来个“主题学习”,我几乎买遍了市面上的时间管理课程。
根据我的真实体验,我良心推荐叶“易效能”,也就是叶武滨老师的时间管理课程。在喜马拉上有叶老师免费的《时间管理100讲》,也有付费课程。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查查看。
做时间管理的,一般都会强调“工具”。“工具”的确很重要,能够大大减少大脑的负担。
但各路大神们推荐的app实在是太多了,光是了解这些app都要耗费好多时间。
其实工具也没那么重要,关键找到适合自己的。结合各种培训课程提供的方法,最终我总结出一套非常简单有效的办法。
02我的时间管理办法
接下来,讲讲我所用的超简单的方法。
工具:2张A4纸、一支笔
步骤:
1.A4纸上半部分——周计划打卡。每周日我都会制定一周需要完成的任务。如图所示:
(这张纸打印出来之后,就会一直放在我的办公桌上,完成相应任务就会打钩。)
在任务内容上,我建议囊括:日常必需完成的工作、自我成长相关的内容、养生、运动之类可以具体量化的内容。因为不可量化的内容评估起来比较困难。不能量化,又需要处理或者特别想做的,就要想办法量化。
在任务安排上,要留出空隙。我从来不安排自己一周运动7次,我只安排5次。如果超额完成那我会成就满满,如果哪天状态不好,不做运动我也不会有负罪感。如果遇上生理期,我还会直接选择不运动。
2.A4纸下半部分——时间记录表。
有句名言说:“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如果不记录,你不会准确的知道时间花费在哪里了。我们的感觉是非常不可靠的。你不能凭感觉说:我觉得今天挺高效的。
这个方法其实就是柳比歇夫方法的变体。柳比歇夫只记录自己真真切切花在工作上的时间。
现代社会节奏更快,每个人要掌握的技能和要处理的事情都比以前更多。“工作”可能包含着很多不同的事项和任务。比如,我是一名老师,对我而言,工作不仅仅是上课、备课,还包括写文章、学习等内容。所以我的时间记录表会记录除了吃饭、睡觉等日常必备活动之外所有的事情。同时,也会标明每项活动耗费的时间。如图所示:
虽然现在有很多APP也有时间跟踪和记录的功能,但是我总觉得纸和笔更方便。《为什么精英都是清单控》的作者也有同样的感受,他说:“虽然拿出手机、解锁、记录只需要点几下,但总觉得不如纸笔来得痛快。”
3.另外一张A4纸——杂事记录。
我们的大脑随时随地都会冒出各种各样的想法,这就是我们大脑运作的机制。和它对抗是没有用的,要尊重大脑的特性。
我们用张A4纸就能大大降低杂念对我们的干扰。
你脑中冒出了什么想法就随手记下来。只要它们白纸黑字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大脑就不会一直惦记着了。
记下这些想法,稍后集中处理,会减少我们被打断的次数,有助于维持心流状态。
4.每周结束后,我都会进行一周复盘。
我会统计这周的任务完成情况。哪些任务没有完成?为什么呢?下周是否需要做些调整?
我曾经规定自己一周要写10张知识卡片,可我费了好多劲才完成了8张。那我就明白了,一周10张知识卡片对目前的我来说太多了,8张也比较多。5张可能是比较适合我目前水平的。
个人认为,在复盘的时候千万不要自我批评。你要知道你已经很棒了,这个世界那么多人,能进行每周复盘的人应该是极少数吧。复盘的目的是反思和调整,不是自我打压。每周复盘还有一个超级棒的好处,就是你会越来越了解自己,也会越来越珍惜时间。
03另外,还需要明确几个概念,以免掉入时间管理的大坑。
1.时间是不能被管理的,不管你做什么,时间都会按照自己的节奏流逝。
2.真正能被管理的其实是自己的精力。所以你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精力状态。那如何了解自己的状态呢?有人推荐绘制精力波点图。每隔一个小时问问自己现在状态怎么样?给自己打几分?其实,我倒觉得不用这么麻烦。你只需要知道自己在哪段时间精力状态比较好就够了。一般情况下,上午和午休结束后会各有一个精力高峰值。有的人晚上还出出现一个峰值。其实,人一天精力状态好的时间段不长,能有3-4个小时就非常不错了。
3.把最重要的时间安排在精力状态高的时间段内。这就是“易效能”创始人叶武滨老师说的“高能要事”。在自己精力状态不那么好的时候可以处理一些简单的事情。
以上就是适合“我”的时间管理方法。我是一名大学老师,时间相对自由,在家办公较多。如果您和我一样自由支配时间较多,您也可以试试我说的办法。
也许您会听到一些和我完全相反的观点。没有关系,千万不要焦虑和矛盾。您可以抱着做实验的心态去尝试新鲜事物:不如先用20天试试A说的方法,看看会怎样?再用20天试试B说的方法。都尝试之后,自然会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