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老公认识四个月就打算领证结婚,10年前算是闪婚,不知道现在符不符合闪婚标准。我打电话给爸妈说我们的计划,我爸在电话里说:“既然你们决定了,我就问你一句话,你想好了吗?”我沉默了一会说:“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我怎么确定这个人就是对的人,是那个能够和我走完一辈子的人?”我爸回答说:“没有办法确定。现在没办法确定,在两个人一起经历很多事情之后,你们越来越了解彼此,信任彼此,依赖彼此。你们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然后一起走完这一生。”让我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伴侣,这是我父母给我最大的信任。
其实我们问出的问题常常不能代表我们心中真正的疑惑,就好像我问我爸的问题。表面看来是我不会选择结婚对象,其实是我对不确定性的恐慌。我爸也没有跟我分析怎么选人,怎么相处,而是读出我的恐慌,用一条时间线让我看到婚姻需要历经的过程和幸福的终点。其实我们并不希望问出的问题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与人有关的事情最有趣,因为人最有趣。表面看起来是你和我,其实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大“系统”在运作,是看两个“系统”能否兼容。销售如此,管理如此,恋爱如此。即便我们在一个人那里勉强摸索出一些经验很难有普遍意义。下一次换一个对象情况又大不相同,下一次自己也不是现在这个自己,情况又大不相同。
因为工作关系我接触了一些心理测评和行为测评,这些测评将人的特质和风格分成不同类型。越是了解这些,我越能够理解人和人是不同的,越是能够主动采用不同的方式。比如有的人就是目的性很强,注重结果。这类人看起来很急,容易忽视他人感受;有的人热情开朗,勾肩搭背都不是问题,不开心时候搞了party驱散郁闷情绪,总之开心最重要;有的人总是忽略自己感受,优先考虑他人需求,做人稳妥不喜欢拒绝别人;有的人心思缜密,注重规划,精益求精也容易悲观。
你对着这几个人说,咱们这个周末去漂流吧,有人说我就喜欢漂流,我知道XX的漂流特别刺激。有人说我都行看你们。有人说什么都没准备去什么去啊,XX的漂流太危险了吧。你觉得有人不想去说话也特别扫兴,还是觉得他说得有些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和系统,每次和他人接触碰撞之后,对彼此都有新的认识。没有精准的相处之道,没有始终有效的交往策略。成长是一个逐渐看见自己,理解自己的过程。你越懂自己,就越懂他人。
最舒服的状态是安心、平静。真实地表达自己,没有防御。真实地面对他人,没有恐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