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新课程关键词》Day1序言(P1-4)

《新课程关键词》Day1序言(P1-4)

作者: 芳草June | 来源:发表于2024-03-05 22:13 被阅读0次

(文  刘俊芳)

一、课程的内涵与意义是什么?

      什么是课程?一般来说,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安排的总和。这包括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以及这些内容的实施过程与安排。狭义的课程,常常被理解为具体的学科。而在广义上,学校的所有有目的的活动都可以被视为课程的一部分。比如,我们学校的耕读劳动实践园每学期都要举行的劳动成果体验活动,还有我校开设的红旗渠精神宣传活动等,也是课程的一部分。

    崔允漷老师说,课程就是用“课”的方式去规范或引导学生学习过“程”的专业实践,或者说,教师用设计好的“课”的文本或方案影响和指导学生学的过“程”。因此,课程是一个过程,是教师带着某种目的或意图,运用专门设计过的文本影响学生学习的实践过程。

      课程对学生实施影响,需要有教师、学生与方案文本。即课程必须体现于教师、学生、文本(或叫方案)三要素的互动之中。有老师提到,文本是否是指教材?贾颖老师说文本(方案)指教材、教学设计,以及我们为达成教学目标的一切教学资源。首先教材其实本身也是一种教学方案的呈现,教材的排列其实也是一种教学设计,以达成孩子学会的目的。比如人教版教材,基本上都是以任务链的方式呈现了教与学的路径。因此,狭义的教学方案特别指以文本形式呈现岀我们如何教学的一种规划思路。而崔教授强调互动,意味着我们要与文本、学生和我们自己进行对话,来分享意义,而非照本宣科。在实际操作中,会有一种感觉,虽然我们这样设计了,但是由于孩子们的状况不一样,我们未必是严格按照教材或者教学设计方案来进行的,我们会对文本进行质疑、补充,对自己的方案进行调整,修改。

      这和我的理解不谋而合,我也认为文本(方案)有时候是指教材,比如我们的学科课程;有时候是指活动实施方案或教学资源。比如,我们举行的诗词比赛、劳动教育、消防知识讲座培训等的活动方案或PPT(包括文字、音视频等)教学资源等,它们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载体。

2.新课程到底“新”在哪里?如何理解新课程的“新”?

    新课程的“新”,是因为其既涉及众多全新的提法,如学业质量标准,学科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等也涉及众多在国家教育政策文本中已经明确但在义务教育课程政策文本中首次加以明确的观念,如核心素养、综合评价等。

        “新课程”不是对原有课程的颠覆,而是对原有课程的修订和完善。有些已历经20余年课程改革洗礼,且有广泛研究基础和实践底蕴的观念和做法,对新课标实施依然至关重要,如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项目化学习等。课程实施自有其核心的常识性要求,其中有些源于古老的教育智慧,为人耳熟能详,但仍历久弥新,如因材施教。有些原本是常识但被遮蔽,实践中存在明显偏差。如“教-学-评”一致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课程关键词》Day1序言(P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nd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