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西河传》序

作者: 洛洛的河 | 来源:发表于2015-04-14 22:43 被阅读51次

 缘起:

     以前一直不能理解现实的失意是怎样一次次地在梦里勾起人的郁结,可能小时候做过的大都是零散而稀奇古怪的梦,起床洗刷完就忘了。现在开学快一个月了,前头的几天都是辗转在同一个场景里,出不来,白天担心的事发生在梦里,梦里绝望了,一睁眼就醒了。三年前的我捏着分数倒冷静地找出路,却没有让现实照进梦里过,这几年巴望着的就是今年12月的考试,胜利的果实是什么滋味?我第一次知道的是在09年的夏天,有清凉的花露水味道。成功就像现在到处开着的樱花,好看就这几天,受人捧的也就这几天,却生生地让人等了一年。别人对我说放宽心,自信点,你肯定可以的……现在很想躲避这些字眼,这些话和“没关系,下次继续努力”一样苍白无力,于我而言心里宕不了波澜。

序: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 ——萧红《呼兰河传》

     

       我爷爷上世纪五十年代来到宛西河边的这个小城闯荡,有了家业就扎根在那。

       七十年代,敬亭山下有成片的低矮的瓦房,我父亲就在那里长大,那时候的敬亭山下都是松树林,小时候吃过饭经常跟爷爷去山下散步,那几年门口的树一年比一年稀落,到现在终于一棵都不剩了。宛西河从我母亲家门口淌过,院子里打了一口井,我从能记事起它就在那里。母亲去外地打工,我被寄养在外婆家里,跟邻居家的小朋友玩跳房子,几年后再回去,小朋友们都长大了,也都不认识我了。那时候外地打工的妈妈给外婆电话,我呆呆地在旁边看着,不说话。好像每次一接过电话都是哭着问她什么时候回家,泣不成声,妈妈总是说过两天回家,小时候不知道“过两天”是什么意思,每次我问外婆“两天到了妈妈怎么还不回家”,她都要费好一番功夫跟我解释,晚饭后没事就在窗子边望,好像只要我望着,下一秒妈妈就会出现。过了几天幼儿园上学放学写作业跳房子,就逐渐淡忘了,反正想只要等着,妈妈一定会回来的。后来父亲把我从外婆家接走,那是小学的事了,跟父亲住时常挨打,有时第二天醒来会看见枕边放着一本新书,看书是能让人失忆的。以前家里满桌子都是玩具,像酒盖,圆规,开瓶器……那些不是玩具的玩具,我都乐意把他们当作另一种生命。

       一条宛西河养育了我们家三代人,那时候小城里的人都朴实,早上天没亮就起床忙活生计,河水也格外清,也干净,好像从眼睛就能看得见人心。

相关文章

  • 《宛西河传》序

    缘起: 以前一直不能理解现实的失意是怎样一次次地在梦里勾起人的郁结,可能小时候做过的大都是零散而稀奇古怪的梦,...

  • 奇情·龙鳞传(一)

    目录:奇情·龙鳞传(目录)上一章:奇情·龙鳞传(楔子) 第一单元 青狐(1) 显庆元年,益州,西河村。 清澈的西河...

  • 《呼兰河传-矛盾序》

    也许有人会觉得《呼兰河传》不是一部小说。 他们也许会这样说,没有贯串全书的线索,故事和人物都是零零碎碎,都是片段...

  • 【无戒学堂】《呼兰河传》不是一部小说,是人生的一首悲歌

    矛盾在《呼兰河传》序写到,有人觉得《呼兰河传》不是一部小说,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故事和人物都是零零散散,都是片段的...

  • 故乡行——乡情

    故乡源潭镇位于南阳盆地宛东平原,西靠唐河、东临毗河,两河与泌阳河于镇南交汇,是一个因河而兴的古老集镇。听老一辈人讲...

  • 空气甚是宁馨

    读黄老的《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序子画着玉兰,西鼎在旁边看着,鼻涕在鼻孔里进进出出,发出远远火车启动的声音。序子见西...

  • 我看------呼兰河传/附 生死场

    读完前几章《呼兰河传》,觉得异常凄凉。她对人性、社会的批判使我对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便看了序。序中对萧红...

  • 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近思录11

    之前提到过,刘清之有这么一段名言: 本朝只有四篇文字好:《太极图》、《西铭》、《易传序》、《春秋传序》。 刘清所说...

  • 宝瓶湖畔

    宝瓶湖畔览翠微,玉带河旁赏夕晖。 橙黄橘绿染秋色,金柳婆娑细腰垂。 粼粼波光细浪追,天光云影绕四围。 西宛风寒黄花...

  • 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

    #13/100天诗歌意象打卡#1124 河阳一县花 晋潘岳任河阳 (今 河南省 孟县 西)县令,于一县遍种桃李,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宛西河传》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pjf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