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樊登读书-书评群
樊登读书会五十本书评群第二周 《终身成长》读书笔记

樊登读书会五十本书评群第二周 《终身成长》读书笔记

作者: 翁姆圆圆 | 来源:发表于2019-03-03 13:10 被阅读6次

    《终身成长》

    [美]卡罗尔·德韦克

    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研究者,哥伦比亚大学威廉·兰斯福德心理学教授,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其研究成果获得了广泛赞誉,著作《自我理论:动机、人格和发展的角色》被世界教育协会评选为年度好书。

    目 录

    一、人的两种思维模式

    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

    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

    二、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区别

    1、对自身的评价

    2、对成功的态度

    3、对失败的态度

    4、对努力的态度

    5、脑波的不同反应

    三、能力和成就的真相

    四、思维模式在不同领域的体现

    1、体育,冠军的共性成长型思维模式

    2、商业管理者,成长型思维模式共同发展,固定型思维模式自我意识

    3、人际关系,成长型思维模式良好互动,固定型思维模式自我逃避

    4、教育领域,父母与孩子、老师与学生、教练与学生

    五、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1、掌握称赞的方法

    2、正确面对孩子遇到的挫折

    3、重视孩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六、虚假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三种错误理解

    七、建立成长型思维模式四步

    1、接受

    2、观察

    3、命名

    4、教育

    八、作者语录

    九、结语:前方的道路、信念是通往幸福(或痛苦)的关键

    (本次读书笔记有一点点长……)

    《终身成长》不是一部普通的心灵鸡汤类书籍,是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卡罗尔·德韦克几十年来潜心研究的成果精华。在这部作品中,她以通俗易懂的笔触总结了自己对人类两种思维模式的研究,一种是固定型思维模式,另一种是成长型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理论核心是,人类的能力是动态的,无论什么年龄,能力都可以学习、培训,不过前提是要不畏惧挑战。

    也许正是因为思维模式深深扎根于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成为了内化的心理机制,所以我们很难跳出思维的框架、缺乏观察反思自己是如何思考的。但读完这本书,我们就能够觉察到我们的思维模式是如何让我们思考和行动的,了解到不同思维模式是如何形成以及运用不同思维模式会带来怎样不同的结果,帮助我们有意识地去选择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去思考和行动,从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全方位的改变!

    推荐给每一个没看过这本书的人看。因为知道这套理论的人和不知道这套理论的人,是两种人;真正知道这套理论的人和自以为知道这套理论的人,也是两种人。

    正 文

    本书作者、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认为,人的思维模式可以分成两种,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和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

    一、人的两种思维模式

    1.固定型思维模式

    认为人的才能一成不变。这让人们时刻想证明自己的智力、个性和特征。如果你只拥有一般水平的智力和品德,以及普通的个性——那么,你最好证明你自己能够在这些方面达到正常水平,不能让自己在这些基本的特征方面看上去或者给人感觉不足。他们会把发生的事当作衡量能力和价值的直接标尺。特别相信天赋的力量,认为人擅长就是擅长,不擅长学起来也没什么用,事倍而功半。更相信命运,更愿意顺其自然,逃避挑战,不接受批评,害怕失败等负面的反应,相比自己的真实情况更关注别人的评价。

    2.成长型思维模式

    认为人的能力可以努力培养。虽然人的先天才能、资质、性格各有不同,但都可以通过努力和经历来改变。认为成事不在天赋,而在努力;更相信努力、策略、专注与坚持,更愿意相信刻意努力会有改变,喜欢挑战,接受批评,从失败阻碍中反脆弱,相比外在的看法更关注自己实际是否成长

    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都是成长型和固定型的混合物。只不过,每个人固定型思维模式被激发出来的场景不同。有的人是在面临挑战时,有的人是遭遇挫折失败时,有的人是遇到更优秀的同行时,有的人是在对待他人时。

    成长型思维模式是对人与人关系的正确处理模式。伴侣之间的关系,朋友之间的关系,教练和球员的关系,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老板和员工的关系,以及和自我的关系,有没有正确的处理模式?有,那就是——从「评判与被评判」的关系,转变成「学习与帮助学习」、「成长与帮助成长」的关系。

    樊登读书会五十本书评群第二周 《终身成长》读书笔记

    二、两种思维模式的区别

    1.对自身评价的准确度不同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对自己能力的评估非好即坏,所以难免失真。他们的评估结果,有些被夸大,有些很模糊。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相信能力可以培养,所以对自己的现有水平,他们能以开放的心态评估。同时以学习为目标,对自己的现有水平准确的评估。这样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2.对成功的看法不同。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希望确保自己的成功。他们认为聪明人应该永远是成功的。这让他们极力掩饰不足,最后变成不爱学习的人。

    对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来说,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能力。而这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实现。

    3.对失败的看法不同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如果他在某件事中失败了,他就成了失败者。在这里,他们的失败,从一种行为转变成了一种身份。

    在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看来,即便失败是痛苦的,但它不能对你下定义。它只是一个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且,我们还能从中学习和受益。有如《反脆弱》所说,从失败和挫折里受益,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4.对努力的看法不同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认为,只有无能的人才需要努力。如果你需要为某件事付出努力,说明你不擅长做这件事。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觉得,天才也需要努力才能成功。他们欣赏天赋,更崇尚努力。

    5.脑波不同

    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脑波研究室,两种思维模式的人进行了一项测试。他们在回答问题,并得到反馈时,脑波显示出不同的反映。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只对反映其能力高低的反馈有兴趣。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答案的对错上,他们对帮助学习的信息没有兴趣。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则高度关注提高知识水平的信息。对他们来说,学习才是第一要务。

    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本质差异是什么呢?很简单——

    你认为一件事情是否能对你下定义?一件事情发生了,不管是好是坏,你会给自己贴一个评判标签吗?你会接受别人给你贴的评判标签吗?一个成长思维模式的人,最不容小觑的是,你永远无法预先断言他的未来。因为他绝对不会放弃的就是变化,他在不断变好的路上从未止步。再激进一点说,关于我们的认知和行为,没什么是不可改变的,甚至认知出现反复也没什么关系。

    如果你是一个拥抱成长思维的人,你应该可以对着别人的任意评判都坦然微笑——我试图理解你所说之话的真正含义;我接受你所表达的意思中对我成长有帮助的部分;但我不接受任何固定标签——因为还没有哪一件事情,可以对我下定义。

    王安石的散文名篇《伤仲永》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普通农家孩子方仲永是个极有天赋的孩子,五岁便能赋诗,同县人无不称奇,有的甚至拿来钱财求诗。其父见有利可图,便整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人以谋得薄利。由于忽视了学习,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矣”:他的天赋消失,和普通人没什么差别了。这个故事当年让我唏嘘不已。如今知道后天教育与学习的成长型思维方式多么重要。故事中方仲永的父亲便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拿着孩子的天赋作标签,无视后天努力。

    三、能力和成就的真相

    1.固定型思维模式限制人的成就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不屑于努力,不注重学习方法,把他人当成审判者而不是同伴。这将阻碍他们取得成就和获得成长。

    2.成长型思维模式帮助人们发展能力、取得成就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能明确目标,不断优化学习方法,并乐于向同伴学习。这将帮助他们提升能力和取得成绩。

    案例1:医科大学学生的不同思维模式

    作者跟踪观察了某医科大学学生的学习情况。他们发现,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学习成绩更高。这类学生即便在某次测验中表现不好,下次也会努力赶上。而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如果考得不好,他们的分数就很难提高。

    在学习方法上,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像吸尘器一样,试图背下所有东西。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则注重学习方法,善于寻找学习规律,并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案例2:加菲尔德高中的差生逆袭

    加菲尔德高中,是洛杉矶的一所低收入学校,大多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它被认为是当地最差的高中之一。这里的学生拒绝学习,老师也无可奈何。

    杰米·埃斯卡兰特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看法。他开始教这些孩子大学水平的微积分。运用成长型思维,他总是思考怎么去教、怎样才能教得最好,而不是关注自己会不会教、他们能不能学会。

    后来,他不仅教会了这些学生微积分,还让他们在全国数学考试中取得了领先成绩。这一事迹,便是电影《为人师表》的原型。

    四、思维模式在不同领域的体现

    1.体育:冠军的思维模式

    在体育界,很多人都相信天赋。他们会说,某某天生就是个运动员,所以他才能取得辉煌。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身高仅有1.6米的蒂尼·博格斯在NBA打球;独臂棒球运动员皮特·格雷,打入了大联盟;姿势不够协调的本·霍根,成为了最优秀的高尔夫运动员之一;威尔玛·鲁道夫,这个被称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她的一条腿曾经接近瘫痪……这些运动员都以出色的表现,打破了天才的神话。

    那么是什么让这些平凡,甚至先天不足的运动员收获成功呢?相关研究表明: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成功来源于学习、努力和自我提高。这也是冠军运动员的共性。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挫折能给人以动力、经验和教训,让你变得更好。在体育界,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掌控自己走向成功和保持成功的过程。

    总之,冠军思维模式,就是相信成功可以通过努力争取的成长型思维。

    案例:著名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

    乔丹在高中时,乔丹被校队淘汰了。他沮丧地回家向母亲倾诉。他的母亲说,那就回校好好训练。从此以后,他每天早上6点离开家到校练习。上大学时,进一步训练防守、控球和投篮各方面的能力。如果输了比赛,他会在赛后更加努力练习。即使赢了比赛,他也会对不满意的地方作出调整。

    后来因为年龄原因在他的体力和灵活度不如以前。他更加注重协调性和动作的训练,以此保持良好的状态。他说,我可以接受失败,但我无法接受从不去尝试。

    2.商业:思维模式和领导力领导力与固定型思维模式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领导者,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只关心个人是否伟大。在管理上,他们无心建立卓越的团队,固执地认为天才不需要好团队。在地位上,他们想成为企业中唯一重要的人,这样才能突显自己高人一等。在表现上,他们急于展示自己的优越,甚至利用下属来证明。

    如果他们在团队中无路可走,就容易陷入这样的心态:有什么比你离开公司后,它就四分五裂更能证明你的伟大呢?

    案例:李·艾柯卡的自负

    艾柯卡任职福特汽车总裁时,他说,如果亨利·福特是国王,自己就是王储。皇宫般的办公大楼、身穿白色制服的侍者、空运而来的高级餐点……他无比享受这样的生活,也被这种优越感蒙蔽了双眼。他认为自己独一无二,也比别人更加聪明。直到亨利请他离开公司。之后,艾柯卡出任克莱斯勒汽车CEO。当时这家车企濒临破产,艾柯卡让它奇迹般起死回生。受固定型思维的驱动,艾柯卡开始倾力打造个人形象,用钱讨好华尔街提升公司股价,却不愿把资金投入在新车设计和提高生产上。最终,克莱斯勒汽车重新陷入窘境。这时,艾柯卡除了指责和找借口之外,还因害怕下属出风头,拒绝批准新方案。最后,董事会解雇了艾柯卡。

    领导力与成长型思维模式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说过,他希望自己的墓志铭是:长眠于此的人,能把比他更优秀的人才招至麾下。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领导者,他们的世界里充满了明亮、包容和正能量。无论看待自己或他人,他们都相信人具有发展潜能。对他们而言,经营公司不是为了突显优越,而是为了促进自己、员工和整个企业的成长。

    案例:杰克·韦尔奇的倾听和协作

    1980年,杰克·韦尔奇接管通用电气,当时这家公司价值140亿美元。20年后,通用电气估值高达49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

    韦尔奇的经营之道,随处可见成长型思维的表现。比如他会主动接触在一线工作的员工,向他们了解公司状况;他会到流水线上听取工人们的意见。韦尔奇认为,这些工人是他应该尊重和学习的对象。另外,他十分重视团队协作。在韦尔奇的自传里,他说:“我不喜欢第一人称,我人生中几乎所有的事,都是和别人一起完成的……你在书中看到的‘我’,指的都是我所有的同事、朋友,和一些可能被我漏掉的人。”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领导者,总是追求证明自己、强调“我”,而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领导者则更重视“我们”。

    3.人际关系:人们相处的思维模式

    (1)爱情关系中的思维模式

    恋爱关系中,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一切都可以培养。他们相信健康长久的两性关系,需要彼此磨合,相互理解沟通,共同努力。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认为,爱情是理想的,是完美和永恒的和谐相处。就像童话那样,王子公主过上幸福的生活,一切都是注定。在两人相处中,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他们觉得,如果爱情需要努力,说明它不属于自己。他们希望两个人心有灵犀、意见统一,所有的事都能自动发生。他们认为,伴侣之间的相互支撑、共同解决问题都是不靠谱的。二是,他们认为,问题意味着性格缺陷。当两人发生冲突时,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会选择责备。有时他们会责备自己,但大多时候他们会责备对方性格有缺陷。他们觉得这些性格缺陷无法改变,两人之间的问题也无法解决。

    而对于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来说,即便两人发生冲突,他们也仍旧相信彼此的关系是良好的。

    (2)社交中的思维模式

    珍妮弗·比尔做了一项社交研究。在数百人中,她先测量了他们的思维模式,评估他们的害羞程度。接着再观察他们相互结识的情况。

    比尔发现,固定型思维模式会防碍人们社交。在社交中,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更容易害羞。一来他们在意他人的评价,因此容易焦虑和怀疑自己。二来,他们不愿意和比自己强的人接触,害怕自己在交往中出错。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在社交中也会害羞,但不会受到影响。他们会很快渐入佳境,与人产生良好的互动。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把社交当作一种挑战,他们拥抱挑战。而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则害怕冒险。

    4.教育:思维模式和教育

    (1)父母教育孩子的思维模式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父母,不在乎孩子的兴趣和潜能,只要求孩子达成他们所期望的成就。否则,孩子在他们眼中,好像失去了该有的价值。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父母,不仅会给孩子设定一个奋斗目标,还会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他们尊重孩子的兴趣,重视孩子拥有完整的人格,鼓励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活得更好。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父母可能不知道,他们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了怎样的伤害和影响。

    (2)老师教育孩子的思维模式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老师,会营造一种充满评判色彩的学习氛围。他们会根据学生一开始的表现,判定哪个聪明,哪个笨。接着,他们就轻易放弃那些“笨”学生。这些老师认为“笨”学生不是自己的责任,他们无法改变学生的智力水平。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老师,会创建一个充满信任、没有评判的学习氛围。他们注重怎么教会学生,而不是刻板地评判学生。他们致力于教会学生热爱学习、教会学生自学和思考。就算学生当下水平不足,他们也会指导学生如何缩小差距。

    五、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

    如何将成长型思维模式传授给他人?怎样教养孩子,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那么,家长或老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1、掌握称赞的方法

    称赞孩子的方式,将塑造他们的思维模式。正确的的称赞方式是去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而是要肯定他们付出的努力,不是去夸奖孩子的能力,不是夸他们聪明。比如这样夸奖:“你的进步说明你真的很努力。你反复复习,划出重点,一遍遍做测试。你的方法确实奏效了。”

    2、正确面对孩子遇到的挫折

    当孩子遭遇挫折时,父母表现得焦虑、表现得非常关注他们的个人能力,或者试图掩盖失败,都是不可取的。这些都容易让孩子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父母应该对挫折表现出兴趣,引导孩子面对和处理挫折,把挫折视作学习的好机会。

    3、重视孩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在教学中,老师需要关注孩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研究表明,如果老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他们会更相信能力是可以发展的。

    六、虚假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典型的三种错误都是什么

    1、第1种错误的理解是很多人将自己身上某些自己喜欢的优点理解成为成长型思维模式,

    将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开放型思维混淆,或者把成长型思维模式和表扬等同,将成长型思维模式误称作开放型思维模式、有些人觉得思维开放就是成长性思维模式,实际上不是。灵活性和思维的开放性与专注个人能力的发展不是一回事。创新思维模式的核心真正意义是成长,而不只是开放。

    2、第2种理解错误呢,很多人认为成长型思维模式只关乎努力,尤其是夸奖别人的努力。对孩子付出的努力、采取的策略、集中的精力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进行夸奖。

    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孩子们就会明白他们努力的过程,可以带来成长和知识,而知识并不是凭借神力获得的。在这里首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记住努力的过程并不只包含努力本身,我们希望孩子领悟到辛苦工作带来的成果,但我们也希望他们能明白在采取的策略不奏效的时候,采用新的策略更重要,不要一门心思跑到黑要适度调整,因为家长不希望看到孩子运用同样无效策略一遍一遍的徒劳努力,我们得有所警觉,好的家长应该希望孩子在需要时寻求帮助去听取他们的意见,所以完整的表述应该是努力工作,尝试新策略,听取意见。一旦一个方法不奏效,我们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要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也是成长的意思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陷阱是称赞根本不存在的努力或者努力过程中的其他部分。

    我们永远不要认为孩子们并没有真正付出努力,而我们去赞扬他努力的过程就能带来积极的结果,这是自欺欺人,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当孩子没有学到东西,一些老师和教练相对努力进行赞扬,作为一种安慰奖,这个也不行,如果学生已经很努力了,却收效甚微,我们当然可以对他进行肯定,但我们永远不要满足于这种无法带来更多益处的努力,只是安慰是不行的,我们需要弄清楚为什么努力无效,并要引导孩子选择其他的策略,运用更多的资源帮他们重新学到知识,这才是真正关键的。

    要去称赞努力的过程,而不是成果是吧?作者回答并不是这样的,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错误理解,那我们所有关于称赞的研究中,我们确实对努力的过程进行了称赞这个没问题,但是我们也将其与结果相关联,也就是和孩子的学习进步相关联,孩子们需要明白经过这样的努力过程他们才能学到知识,不是为了努力而努力。有位母亲对作者说,每当孩子做了很了不起的事,他却不能称赞孩子时她感到很沮丧,她只能在孩子努力奋斗的时候夸奖,这样的理解是错的,作者说你当然可以肯定孩子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但你需要将这些成就和孩子付出的努力联系在一起,而不是跟他的天赋,而且要记住我们不需要频繁的夸奖孩子,询问孩子努力的过程并表现出足够的关注,同样很有帮助。

    3、第3个错误理解是有些人认为成长型思维模式等同于告诉孩子可以做任何事,包括告诉自己可以做任何事。但是成长性思维模式可不是简单的告诉孩子们,你们可以做任何事,而是帮他们获取技能和资源,通过努力达到目标,否则你可以做任何事就变成一句安慰,这是将责任完全抛给了学生,让他们觉得如果没有达成目标,你就是一个失败者,很多教育人员将责任完全抛给学生的做法是不对的,如果你是成长型的,你刚好可以影响别人,作者在这里特别强调身为教育人员,我们必须认真负责来创建一个友好的成长型的思维模式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孩子们不害怕受到批评,他们知道,我们相信他们有成长的潜力,知道我们会全心全意的帮助他们,我们的工作就是帮助孩子茁壮成长,而不是去寻找他们不能成长的原因,即便是我们也要把这个原因解决,让孩子继续成长好。

    三种错误理解:分别是把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开放型思维混淆,或者把成长型思维模式和表扬等同,再有就说误认为成长型思维模式是告诉孩子或者告诉自己你可以干任何事,错误的关键点就在于你可以告诉孩子,你可以做任何事没问题,可是如果没有后续这句话就变成了空洞的安慰,后续应该是我们告诉孩子身为父母,身为老师,我们能够提供哪种支持让他们实现目标,做到他们想做的事。

    七、如何建立成长型思维模式

    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四个步骤

    1、接受

    每个人都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混合体。对固定型思维模式,我们不必感到羞愧。我们首先得承认它、面对它、接受它。

    2、观察

    其次,我们得知道是什么引发了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它什么时候会出现?比如,有的人是在面临挑战时,有的人是在努力过程中受挫时。你可以想一想:最近一次你的固定型思维因为什么而引发?当时你有怎样的感觉?它对你说了什么?最后导致你做出了什么决定,或者付诸了哪些行动?观察你的固定型思维人格,明确它出现的原因。

    3、命名

    第三步,给自己的固定型思维人格取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可以和生活中的某个人同名,可以是一本书名、一个电影人物名。当然,也可以是你不喜欢的一个名字,用它警醒自己。

    4、教育

    了解了引发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原因,和它带来的不良影响。接着,我们要教育自己的固定型思维人格。当它出现并阻碍你时,你得学会和它沟通。你需要向它说明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让它和你一起踏上行动的旅程。当你遇到挫折、压力时,它又会出现。这时,你需要告诉它,你将怎样计划从挫折中锻炼和成长。

    事实上,固定型思维模式是为了保护你,让你感到安全。但它的方法却做不到这一点。所以,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它沟通,教育它,它就能支持和帮助你。

    八、作者语录

    1、改变思维模式

    成长型思维模式是建立在相信变化的基础之上的,而我这项工作中让我最开心的就是可以看到人们发生变化。没有什么比看到人们找到正确方法去做自己真正重视的事更开心的了。

    2、是不是说,具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认为每个人想做什么都能成功?任何人只要有一定的积极性并接受过适当的教育都能成为爱因斯坦或贝多芬?并不是这样的。但是他们相信,人类真正的潜能是未知的(也是不可知的);人类在经过多年的热情、辛苦奋斗以及训练后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是无法预知的。

    你是否知道,达尔文和托尔斯泰在小时候被看作很普通的孩子?本·霍根(Ben Hogan),著名的高尔夫球运动员,童年时完全肢体不协调?摄影家辛迪·谢尔曼(Cindy Sherman)几乎登上了评选20世纪最重要艺术家的全部榜单,却没有通过她接受的第一个摄影课程的考试?还有杰拉尔丁·佩奇(Geraldine Page),最著名的演员之一,曾经因为缺乏天赋而被建议放弃演员梦想?

    你可以看到,这种认为“人的才能可以发展”的信念如何给人们带来了学习的激情。当你有时间提升自己的时候,为什么要浪费时间一遍又一遍地去证明自己的杰出?为什么要掩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去改变它们?为什么要找那些只能保护自己自尊心的人,而不是那些可以促进你成长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和搭档?为什么要去找那些自己屡试不爽的事,而不是去选择一些可以提高自己的事来做呢?即使是(或特别是)事情发展不顺利时也能拥有这种想要提升自己并坚持不懈的激情,这就是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身上的标志。这种思维模式,让人们在人生遭遇重大挑战的时刻,依然可以茁壮成长。

    你可以进行选择。思维模式其实就是一种信念。它们是强有力的信念,但它们只是你意志的一部分,而你是可以改变自己的意志的。

    3、我的作品属于心理学中的一种传统研究,向人们阐述了人类信念的力量。我们不一定能意识到这些信念的存在,但它们对我们想要什么以及能否成功达到目标至关重要。这种传统研究也展示了人类信念的改变——即使是最简单的——是如何对人类产生深远影响的。

    在这本书里,你会了解到,你自己的一个简单的信念——即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的这种信念——可以对你人生中很大一部分内容起到引导作用。事实上,它渗透到了你生活中的每一个部分,连你自认为属于自己的个性,实际上也是从这种“思维模式”(mindset)中衍生出来的,而那些可能妨碍你发挥潜能的因素也一样从中而来。

    此前,没有任何一本书向人们阐释过这种思维模式并告诉人们如何在生活中利用它们。通过这本书,你可以对科学、艺术、体育、商业领域内的杰出人士以及那些本可以成功却错失良机的人有更深的了解。你会更了解你的伴侣、老板、朋友和子女。你会明白如何帮助自己以及你的子女发挥潜能。

    九、前方的道路、信念是通往幸福(或痛苦)的关键

    通过本书从科学实践的研究中了解、也更加让我相信万事万物的无常观、每个人、无时无刻都是在变化之中,你的心念决定你的行为,树立成长的信念、自我完善、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拥有创造未来无限的可能性,不分别、不评判、不比较、不设限自我边界也不定义他人,保持平常心,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美好值得赞美,终身努力、终身成长让自己生命变得更加圆满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以作者在本书中的“引言”结语。如同作者的希望和分享“我的作品是关于成长的,它促进了我自己的成长。希望它同样能够帮助你们成长。”

    真正的自信是,有勇气敞开心扉去欢迎新的变化和想法,不管他们来自何方。真正的自信来源于你的思维模式:你已经做好了成长的准备。

    “改变也许艰难,但我从未见谁说过不值得。这虽然可能只是那些历尽艰辛的人们自我安慰的说辞,但这些做出改变的人都会告诉你,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了。他们会告诉你,他们有了以前不曾拥有的东西,体验到了以前不曾拥有的感觉。

    改用成长型思维模式看待问题能解决我所有的问题吗?不能。但我知道,我因为这种思维模式而拥有了不同以往的生活——更加丰富的生活。因为这种思维模式,我成了一个更积极、更有勇气、更加开明的人。

    现在,该由你来决定是否该做出改变了。也许应该改变,也许无须改变。但无论你选择如何,请记住成长型思维模式。如果你遇到了困难,就去试试这种思维模式。它会一直在那里等着你,为你展示通往未来的道路。”

    图片引用同学朋友圈的画作

    樊登读书会五十本书评群第二周 《终身成长》读书笔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樊登读书会五十本书评群第二周 《终身成长》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pp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