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疫苗事件,食品安全等等问题层出不穷。还有不诚信、质量问题,甚至于教育,各种的潜规则等。这些事情的发生,有人评论说道德沦丧造成国人素质越来越低。 道德沦丧是会造成这些问题的,那么造成道德沦丧的原因是什么。我想先谈谈下面的话题。
中国自隋朝以来,在统治阶级的执行组织的结构上开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在明朝老朱同志为了防止下面专权,撤销了三省,但保留了六部直至清末。这六部就“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之中长期都说吏部是第一部,当然的吏部是组织部,掌管官员升迁考核的,发帽子的部门能不重要吗?但我觉得统治者不是这样认为的。在统治者眼中,最重要的部是礼部,第二部是刑部。为什么这样说,礼部是掌管意识形态的,刑部是掌管天下公平正义的。如果劳动人民思想认识有问题了,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公平公正,那就有了无处不见的压迫,势必造反。
因此上,我认为礼部才是第一大部,在明清时期实际上礼部在组织地位上要高于其他部门。充分说明统治者的头脑是清醒的。那么来讲讲礼部的故事。
礼部在封建社会的组织架构中主要负责教育、文化、外交、表彰、考试 、礼仪和宣传,是一个负责意识形态的大部门。
首先是礼仪,中国是礼仪之邦,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礼仪是国之重器。从周朝开始,周公旦完善并制定了周礼,对各类利益要求做了明确规定,我们目前的很多利益就是从周公礼而来。周礼是中国历史各朝各代礼化遵循的核心,周公制定了冠、婚、丧、祭诸礼,春秋战国开始,到孔子进一步完善《礼记》,成为了后世学习的五经之一。实际上这些礼法对人的约束作用很有成效,我们几千年的历史不是靠法律制度管理的,而是靠这些封建规矩之礼来约束人、管理社会的,并且取得了很好的作用。连周围的日本、朝鲜、越南等等国家继续沿用。 礼:神礼和人礼。礼仪规范,周公礼。礼要求忠臣孝子、要求君仁臣忠、父慈儿孝、长幼有序、兄恭弟悌、夫妇和睦,这种和谐关系实际上反映的就是礼的作用。等级差别。通俗来讲,从古至今,周礼中把世人穿衣、吃饭、建筑、说话、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各类祭祀、伦理关系等等都作了明确。
外派钦差大臣的工作流程、各级官员的工作流程等都有明确细则, 这些规章制度,看是封建思想,实际上是确定了一个做人处事标准。万事万物没有标准就不能行事,就会胡作非为,这个礼就是所说得道。这种道连土匪小偷都在遵守,充分说明了礼仪制度的威信和约束力。
礼的真正作用要求世人敬畏天地、敬畏自然、敬畏先祖、敬畏历史(康熙拜明陵、帝王拜孔庙)、敬畏他人。
教育。礼部负责编写教学大纲,确定哪些可以学习,那些教材不可以学习。学习孔孟思想、学习忠君爱国、学习仁义礼智信,所有的教育是通过人的道德管理社会,再辅助以法律就好管理社会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实际上就是教育的成效影响深刻,影响了几千年,影响了世界社会。
其次是文化,负责梳理文化活动,比如庙会、赛龙舟、唱戏、灯会、吃酒辞令
第三是表彰,礼部负责的表彰首先是忠君爱国的,统治者要评奖评优,主要是三类一是功臣授爵、一品夫人;二是忠臣孝子、贞洁烈妇、英雄义士;三是表彰一些地方卓越成就,改革去除地方恶俗。
第四是考试,礼部负责为国家取士,选拔人才,组织各级考试,俗话说的连中三元就是科举选举人才的考试,各个地方对读书人很敬重就是因为读书明理、读书治世。礼部派往各地管理的官员成为学政,负责当地教育和考试。中国自古“学而优则仕”,全民重视教育,自然更加重视考试。同时,中国的科举制度是相当规范的取士制度,也是最为公平的选拔制度。多少贫寒学子就是通过科举考试之路走向改变家门命运的胜利大门。
第六是外交。历史上很多朝代的外交工作都由礼部负责,特别是从唐朝起,万国来朝,接待外国使节,设计皇帝接见流程、赠送国礼准备国宴、外交下榻等等,这些涉及外事工作的责任都由礼部负责。外交礼仪更不用说,都是礼部职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