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名词,拥有多种定义。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是:指以从事思想、著作以及精神生活等方面职业为主的人士。
知识分子:
上学等于有知识吗?
看书等于有知识吗?
我们看到一个人的毕业院校会随口说你一句这个人是知识分子吗?
我觉得应该回到知识的定义,
什么是知识,
老师说书本里的都是知识,我却觉得翻来翻去啥也没有,就算默写一遍还是毫无收获,
那什么是知识,至少应该是一种可以拿来即用的东西吧,像个扳手一样,不用告诉我什么材质,也不用跟我说这是杠杆原理,
那知识应该是一个完成品,里面包含着一个人的心路历程,
侄子侄女们,你们会觉得什么样的人算是知识分子,媒体上的专家,还是学校里的学霸,
可你们一定有过跟从他们的经历,结果如何,发现能跟得上的都是骗子,跟不上的总觉得他们的表述云里雾里的。
今天我给你们的第一个建议,
总结自己的知识,
我小时候经常暗自兴奋,自己居然完成一个人这样的工具,或者用积木拼凑出一个新的模型,
一阵子过后,我发现自己居然忘了怎么做到当初的成果,
书上说这属于灵光一闪,可遇不可求,我伤心了好一阵子,觉得自己也要泯然众人矣。
毕竟在做题这件事上是可以重复突破的。
可是做题是有解题思路的,分别利用了什么原理,得到了什么因素,然后在根据某某公式得出答案,
所以我们的灵光一闪,一样可以记录吧,在我完成的一刹那,我就开始回顾整体流程,我脑子有了什么模型的轮廓,我从哪里开始组装,哪里出现卡顿,我用什么方式解决的,一套组合拳下来,我复制了成功。
复制“成功”,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呢,他可以让你们重新拾回自信,打破天赋异禀的局限,
人啊,一旦自信起来,是一件神奇的事。
第二个建议:
开始传授自己知识,
我还记的10年前,我辅导你们做寒假生活的时候,
看着那些数学题,我立马列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式,
在你们迷茫的目光中,我发现我超纲了,
我一遍又一遍的问你们,最后一道数学应用题和第一道加减法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提取出来什么数字,这些数字又对应什么?
我用一个上帝视角,来辅导你们作业,你们被我说的晕头转向,我被你们气得半死,
所以一个不会传授知识的人,是无法真正理解知识的,
他自己都不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人,谈何言传身授呢,
那你们现在已经高三了,你们可以辅导你们初中的弟弟妹妹作业了吗?
多说一嘴:
据统计1920年中国的识字率不超过5%,所以知识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个高大上的词,
学历和书籍,代表着家世地位,普通人哪有钱去学习呢,
知识分子,这个词太大了,以至于我们觉得一个人不混个专家教授,都算不上知识分子,
这样反而伤害了知识的传播,
知识没有那么遥远,
炒菜的时候,放调料的顺序,
玩游戏的时候,对人物技能的操作,
做家务的时候,对扫把和拖布的组合使用,
····
这些生活窍门,都算的上是知识,
不要在一味的囤积书籍,刷书刷课刷学历,
应该从如何向父母解释扫码支付开始,做一个新时代的知识分子。
致我即将步入大学的侄子侄女们,请你们相信我说的每一句都是错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