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在3岁~6岁孩子身上的一些行为,我们会认为是“恶”的,其实只是成人不能理解孩子的需要,反而要限制他们的行动所造成的。例如,孩子会东摸西摸,这一行为会让成人很厌烦,常常去阻止孩子的这一行为,而这是在阻碍孩子对世界的探索和尝试。当孩子自然的行为受到成人的阻挠和约束时,就会进行反抗,孩子的反抗在成人眼中就成了调皮捣蛋,孩子就变成了不听话的“坏小子”。正是我们成人激起了孩子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反抗,并由此产生了激烈的行为。为了能够得到成长发展,孩子不得不反抗成人对他们的束缚,获取自己精神发展需要的东西。因此,孩子只得反抗成人的规定,并且孩子还要与其他孩子进行竞争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如果成人没有阻碍孩子获取成长发展所需要的东西,而是给孩子提供一些手段和工具,那么两者之间的争斗就会结束,换来的是,孩子成长活动空间的扩展。因此,保持和培养孩子精神活动的教育方法不只与学校和老师有关,更涉及家庭。也就是说,家族成员特别是母亲,要提供给孩子一个能自由成长和发展所需要的空间。
想要知道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最好的办法就是一问到底,深人地进行探讨。例如,当我们看到有人为了一块面包在争吵时,或许会说“这些人真是坏啊!”当我们走进一个环境温撃优雅的餐厅,看到人们正在安静地等待食物,没有人会嫉妒别人点的菜时,或许会说:“这些人真好!”很明显,绝对的善与恶的评价只能停留在表面,而并没有看到事件的本质。如果给所有人提供足够的食物和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人们就不需要再为了面包而争吵。因此就会有人根据看到的表面现象认为,吃得好的人会比那些吃得不好人更好、犯的错误更少。但是,如果因此而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一只要让一个人吃得好,就能够使这个人成为一个好人,这个观念就是极其错误的。当然,我们不能否认面包的重要性,毕竟让所有人拥有面包就可以消除人们因缺少面包而产生的恶行和错误。
在这里,我们探讨的是更深层次的追求,所谓的面包指的是精神面包。我们现在已经进人了要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层次。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令人关注的成绩,我的教育方法使得孩子拥有“向善”的能力,并到达了更高层次的镇静和善良。
合理的工作组织使孩子的自我发展成为可能,激发孩子成长的本能,让孩子获得有益的、满足的精神需求。在这样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下,引导孩子不断完善自己的行为,纪律性融入孩子的本能发展,这种杰出的纪律性对孩子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
只有自由而没有合理的工作组织,孩子就会放任自流,孩子的自身能量就会被白白浪费掉,就像新生儿如果得不到奶汁就会饿死一样。因此,在自由的环境里进行合理的工作,是孩子“向善”的重要基础。如果不给孩子自由,不给孩子自己扩展能力而需要的自由,所谓的工作组织就是毫无意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