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夜归人

作者: 王的栋哥 | 来源:发表于2019-01-31 01:36 被阅读398次

    风雪夜归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夜深了,我久久无法入眼,我独居寒舍,外面更是风雪交加,雪已经下的很大了,在光影的映照下可以看到飘落的雪花。此情此景,我想起了唐朝诗人刘长卿的这首诗,正是我心灵的写照。

    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字文房,安徽宣城人,后迁居洛阳。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身历四朝,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一生非常不顺利,755年,他考中了秀才,还没有发榜,安史之乱就暴发了,第二年,唐肃宗即位,新政成立,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但不久被诬入狱,幸好遇大赦获释。两年后他又摄(代理)海盐令,不久之后又被贬。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777)间的一个秋天,刘长卿又受鄂岳观察使吴仲儒的诬陷获罪,幸而监察御史苗丕明镜高悬,这才从轻发落,贬为睦州司马,这首诗即写于此时。

    全诗写的是严冬,应在诗人遭贬之后。上半首"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表面上是说赶路的辛苦,其实也是说诗人人生道路走到了极难极贫处。这一切似乎是诗人生平现状,他自己正被害得走投无路,是"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现实,他希望获得一席净土,可是在冷酷的现实生活圈哪有自己的立身之所呢?

    下半首"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即是"归"人,当是归来之意。诗人这样写是以超然的视角看到了人间的温暖,想必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某个寒冷的季节,赶向某个陌生的城市,当远远的望见一片城市的灯火时,心底总会升起一种温暖,那一片灯火是人间的温暖,靠近它也就靠近了人间的温情。在诗人的黯淡的人生路上,他遇到了苗丕,这给他带来了一点可以喘息的光明,对此诗人当然也有无限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都是白描写景,没有一句感情抒发,但"风雪夜归人"却有极强的像征意义,诗人在这里确实是过客,是行人,是路人,在这天寒地冻之中的荒山野外,在饥寒交迫之时,能找到一个同样贫寒的小屋,一处可能一样穷困的山村人家,却有一间茅屋可避风雪,也有一处灯火可见光明,一碗饭食可慰饥寒。因此,诗人发出了对人世风雨吹打之后的回归温暖的一种感叹,这种感叹,古今同慨。试问在人生漫漫路上,谁又不是孤独的"风雪夜归人"呢?

    在寒冷的夜晚,外面的雪越下越大,我孤独的躺在床上让情感的思绪从我的手中滑落。我与诗人有着相同的际遇和悲境,都是人生遭遇恶人诬陷而身陷困境,饱受人间冷暖,在茫茫人海中显得孤单无助,穷困潦倒,无可奈何。或许这都是命运使然,人的本体是无法改变和抗拒的,诗人的心境犹如我此时的心情,同为天涯沦落人。我多想在雪夜中狂奔,在雪野里纵情放歌,把心中的委屈释放出来,让心情平静下来,只是现在的夜晚雪好大,夜好冷,我多么想做一个风雪夜归人啊。

    我没有自由,只能委身在不属于我的城市里,对于我来说,我只是城市的客,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家背在我的身上,跟着我去漂泊流浪。诗人的情怀深深的感染着我,只有拥有相同遭遇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诗,才能感受这样的情。在寒冷中渴望温暖,哪怕是一丝火苗都能够让我感到温情,哪怕是陌生人的一句问候都会让我感动的热泪盈眶。人在大灾大难面前需要的是勇气、胆量和坚持,更需要温暖,一个拥抱、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便足亦。

    眼看着年关将近,我也不知道何时才是归期,哪里是我的家?而今,我回到了故乡却找不到我的家,因为我已经是漂泊异乡的过客。天冷了,雪大了,夜深了,我只是一个风雪夜归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风雪夜归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wh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