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尘
一早就看到富贵美在那提醒(监督)我:“今天7月4号,尘尘应该写一篇读后感 ƪ(˘⌣˘)ʃ优雅”
行吧,我不拖了,这就写。
先要谢谢溪溪,送我这本书,还有在我思绪紊乱的时候帮我理清它ʕ ᵔᴥᵔ ʔ
“和妻子背起背包,踏上环球之旅。” 这大概是很多人的梦。
看完前面两小节,两句让我印象比较深的话:
以前我自驾时总是随身带一本地图册,要是现在也带着就好了。
早知如此,我就该留在高速公路上等,原本是为了不耽误一个小时才离开,现在不仅浪费了两小时,还迷了路。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我在生活中也会这样。
我从高中的时候就开始习惯包里随身装着一支笔和一个小本子,那时候没有手机,就会一个人出去走走,随时随地写写东西,写下此时此刻的想法。
也是为了以防万一有时候急用。
但一直都没紧急用上过,直到有一天需要用到的时候,却发现忘带了。
早知如此也是一样,本来是因为不想浪费这一点时间而另想办法,却没想到耽搁了更多的时间,还有一些小意外,这种感觉真的惨透了。
但天无绝人之路啊,我们总能在绝处逢生不是吗?
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事物,有时候会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这是要一直学习一直谨记的。
“面对”和“迎接”真的很不一样,两个词就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心态。
看到第八小节之前,我有想到作者一直在被问为什么来这里,其实就是问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不是为什么来到这个咖啡馆。
有的人在小时候就想清楚了,有的人长大一些才开始想,还有人终其一生都没有想明白。
就是自己的一个“存在意义”。
我所做出的大部分决定都是为了回应家人的期待?
可能在昨天之前,我都有在这样想。仿佛我在抗拒爸爸让我再考一次研,就是在抗拒自己为了爸爸的期待而活,但在昨天之后我觉得不是的。
之前我还说答应考研就是没了满足爸爸的期待,没考上我也没办法,接下来我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现在看到之前的这个想法觉得很好笑。
我怎么会有这么蠢的想法。
在昨天,我是真真正正地在心底想:“如果没考上过,没去那个学堂过,我一定会遗憾!”那我为什么不趁现在,就趁现在,赶紧的呢!
每个人都局限于自己当前的经历和知识。
顺势而为
借力
我们每一天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需要等到退休。
想到了猫头鹰之前在群里说过的话。
如果你的信息直接针对人们内心的恐惧和欲望,你就能刺激他们去行动。只要你找对了恐惧点或者欲望点,就能促成他们购买特定商品或服务。
痛点
为什么人们把那么多时间花在准备工作上而不是直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部分原因就在于我们每天都暴露在大量营销信息中,如果不谨慎点儿,我们肯定会把自己的幸福和满足寄托在某样产品或服务上,最后我们会陷入一种财务困境,必须不断去做事情,去挣钱,尽管那些事情不是我们真正想做的。
看到这段话我想到的是
因为这个世界带来的认知,大家都会觉得有自己的房有自己的车会幸福,所以在不断地去挣钱买房买车,是这样吗?
透过现象看本质
转变心态的重点,在于你要清楚某样东西是否能让你的生活更圆满,由你自己说了算,和别人告诉你他圆不圆满无关。
对的,对的,这个……
不用“物质”奖励拼命工作的自己,而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真正喜欢的事情。
物质本没什么意义。
看完全书花了将近3个小时。
想起溪溪说看这本书主要就是学会了“自在”这个词。
上面写的其实很乱,我不知道怎么把那些话很好地串起来。
看到书的整个后半部分,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自己的PFE(存在意义),然后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去实现这个PFE,因为是为了实现PFE的事情,所以一定是充满热情和干劲的,因为喜欢,因为热爱。
以前老有一句话这样说:“当你的实力没办法撑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先想办法提升自己,增强自己的实力。”
所以就要先被迫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比如一份高薪但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
想到我比较喜欢的一个青年作家卢思浩,他一直喜欢写东西,但出书什么的没有钱,写书也需要时间沉淀,写了好几年才出第一本书,他妈妈每天说他应该找个正经事儿干,他也为了支撑自己这个梦想去学了金融,有了经济实力才更好地来实现梦想。
那……这个感觉好像跟这本书的言论有点相背了,不过也不一定,虽然他在金融行业,但只要每天留出时间来写东西就行了。
嗯,现在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必等到有钱,不必等到退休。
我们需要“很多钱”吗?上次在医院跟妈妈有聊过的,妈妈说够生活就行了,要那么多钱干嘛,因为我说我毕业几年了都没给她什么钱,而别人的女儿都给了家里十几二十万。
我的聊天背景是“在你没有挣到500万之前,你的所有爱好,都只能是赚钱。”
钱很重要,但我也不想为了钱出卖自己的生活和灵魂,如果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以此为生,那就够了。
是以此为生,不是赚“很多钱”。
新包包上的Young Bloo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