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解决生活状态不好的文章
包含问题表现、原因分析、解决方案、理论依据四部分
一句话概括就是:习得性无助让我们状态变不好,不良的思维模式和寻找问题有效解决方法的能力是根本点,自我觉察和制造成功体验是行动思路
一、问题表现
你是否感觉生活里充满了焦虑、抑郁、烦躁这类负面情绪,经常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来,甚至自我怀疑和厌恶。很多人,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普遍都处在这种状态下,就不需要过多描述了
二、原因分析
之前看过很多文章,讲焦虑的、讲情绪的、讲自我认知的等等,但是我发现一个人明显感觉状态不好的时候往往情况比较复杂,不是单单一种不良情绪出现,而且只是从情绪层面了解情绪的产生过程是比较片面的,不足以解决问题。
我认为:我们的生活就是在不断处理发生的事件,不管是没赶上飞机还是考研,不管是亲人离世还是谈恋爱,这些或大或小的事件是我们生活的载体,我们在处理事件中行进发展,一件事情没有处理好会导致短暂的不良情绪,很多事情没有处理好就会导致长期的弥散性的不良心境。
所以,我们把每一个事件作为最小单元来分析,找到合理处理事件的底层逻辑,就可以指导自己更好地处理各类事件,慢慢提升生活体验。
我结合学到的很多知识点梳理出一个「事件模型」(见上图),我觉得可以相对全面且清晰地让我们知道处理事件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底层原因是什么:当一个事件A出现时,大脑选择了一个对应的思维模式B来进行分析决策,进而产生情绪C和行为D,行为D受自身能力E的影响会产生行为质量F,再结合事件当时的外部不可控因素G,会产生事件结果H。
简单说,就是习得性无助(即经常性失败地处理事件)让我们状态不好
事件处理过程中最关键的2点是:
1、不良的思维模式B
我们看到的都是自己想看到的,都是客观事实经过我们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的产物,认知扭曲严重的话,会让自己活在自己构建的精神牢笼里,常见的不良思维模式有以下5种:
a. 非黑即白、两极化
只要自己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完美,那自己就是一个完全的loser
b. 自动过滤
在各种事件中只关注负面部分,自动“过滤”掉那些好的地方
c. 过度概化
基于某一次或几次的负面经验,得出非常泛化的结论,认为那些发生过一两次的坏事一定会再发生
d. “应该”构想
用“应该……”和“必须……”来激励自己和要求他人,这种刻板化的期望,让一切脱离他们掌控的细节都变成了缺陷。当没有达到自己的“应该”时,他们会讨厌自己,当他人没有达到他的“应该”构想时,他也会感到痛苦
e. 情绪化推理
把自己的情绪当作“一件事是真的”的证明。他们不以理性的规律而是以变化不断的情绪体验来认识世界
2、不匹配的能力E
不是面对所有事情我们的思维模式都不对,也不是心态积极的人就什么都能做成功,有时候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能力做好导致结果不好
这里的能力有2层含义:
a. 技能型能力
指沟通能力、设计能力这些具体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我们能搭建自己的能力树并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坚持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能力,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b. 底层能力
问题不会等你准备好了才发生,我们会一直面对新问题,所以在任何问题面前都能快速找到有效路径的能力才是根本能力
三、解决方案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自己可控环节就是思维模式B,它决定了事件的后续走向,是最重要的环节,而结果H也会反过来影响思维模式B。所以,思维和行为是互相影响的,不刻意觉察的时候我们会陷入恶性循环而不自知,让某类事件/情绪一再发生,而一旦自我觉察是可以通过行为结果逐步改变思维模式的。
所以,我们的对策就紧抓这两点:
1、自我觉察并刻意练习改变不良思维模式B
思维模式是没有实体的,不容易发现,需要先了解到常见的思维模式,然后在生活中保持自我觉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良情绪体验,挖掘内心的想法,站在第三方视角自我正向引导,让自己不深陷于不良情绪之中
让自己明白这是惯性思维产生的感性情绪而不是客观事实
自我反驳,改变思考方式
一时间做不到也没关系,可以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急救措施,缓解不良情绪的影响(低强度运动、没有功利性的爱好行为、保持充足睡眠、正念冥想、使自己处在关系中都是值得培养的好习惯)
2、制定合理目标并使用合理方法制造成功体验H
首先调整不良思维模式可以避免制定不合理的目标(过分关注于远高于当前能力范围或者严重受不可控因素影响的目标),比如基因决定的肥胖、身高等
然后在自己感兴趣且相对有把握的方向上,通过一些小事建立成功体验,慢慢影响固有的思维模式
再结合自我认知和能力提升,逐步制定规划提高目标难度,通过行为改变态度
综上,
基于这个思路和互联网海量知识资源,可以觉察自己的不良思维模式和目标规划,然后针对性地学习,改变自己的"人生脚本",夯实能力模型,拥有良性上升的生活状态。
【往期链接】
其中,部分具体的知识点和技巧,我在之前的文章提及过:
· 关于情绪具体的产生过程和一些应对技巧,可以翻看之前的文章《你是情绪的制造者?还是情绪的表演者?》
· 关于原生家庭对思维模式的影响,可以翻看之前的文章《回望原生家庭的影子》
· 关于如何做目标管理,可以翻看之前的文章《又又又到年底了,你的Flag立好了没?》
· 关于如何做精力管理,可以翻看之《管理精力,提升生活的控制感、目标感和幸福感》
· 关于能力模型和学习方法,可以翻看之前的文章做参考《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
四、理论依据
1、参考书籍&课程
《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行为心理学》《进化心理学》《情绪的解析》《情绪急救》《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被讨厌的勇气》《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千面英雄》《亲密关系》
2、一些重要概念
心理&大脑&客观现实
心理是大脑的机能,大脑是心理的物质器官,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
心理是客观世界在大脑中主观能动的反映,心理在社会实践中发展
感知觉&思维
思维和感知觉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感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的、表面的属性及外部联系,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属于感性认知
思维反映的是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及内部规律性,是对事物的间接反映,属于理性认知
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意志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表现在实际行动中,称为意志行动
个性
个性是一个人独特的稳定的心理面貌,分为三部分:
1、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3、自我意识
心理咨询流派特点对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