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写作•遇见读后感与观后感好书推荐
孩子的行为里藏着父母的修行 ——《童年》读后感

孩子的行为里藏着父母的修行 ——《童年》读后感

作者: 沙漠胡杨1 | 来源:发表于2018-10-04 18:55 被阅读4次
    孩子的行为里藏着父母的修行 ——《童年》读后感

          《童年》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阿廖沙悲苦的童年,还有一群孩子悲哀的人生,因为他们的成长受到了父母不好的影响。

          小舅舅雅科夫的儿子萨沙喜欢搞怪,一次是受了大舅舅米哈伊尔的教唆,把老师傅的顶针烧红,然后放在半瞎了的格力戈里身边,不想,被外祖父给套到了手上,挨了一顿打。又一次让阿廖沙把过节用的白桌布放在蓝染料里染,还告了密,结果都没跑掉,全被外祖父揍了一顿。大舅舅的儿子萨沙由于父亲又娶了一个媳妇,他便成了继子,后来落难住在了外祖父家,可他不想学习,便把书包埋在雪地里,还撒谎,结果连累阿廖沙一起挨了打。

          文中的两个同辈孩子,都不是正直、友好、善良的人,往上追,他们都有共同的遭遇,他们的爸爸都爱喝酒,发脾气,打人,还很贪婪、自私。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回到外祖父家,两个舅舅以为他们要来分家产的,便闹着要分家,经常以酒遮脸,到家里打砸闹。甚至不顾及亲情,上手打外祖父和外祖母。

            其实文中的阿廖沙的父亲也是死在他们手里,两个舅舅以为阿廖沙的父亲得到了外祖父的喜欢,会分走他们的家产,便在一次酒后,把阿廖沙父亲拉到池塘里溜冰,在他不注意时,把他推进冰窟窿,并不让他上来。后来阿廖沙的父亲虽然没死,但一病不起,因而在阿廖沙三岁时便没了。

            两个舅舅自私自利,贪婪残暴,毫无顾忌亲情面,这又可以追溯到上一辈——外祖父。

          外祖父从小悲苦出身,按理说,应该是一个上进正直的人,可他却利用了同伴的善良,捞取着钱财。格力戈里算是他一辈子的朋友,但他在榨取了他最后一滴血汗之后,在格力戈里瞎了眼之后,把他撵出了家门,任他在街上挨饿乞讨。人性的冷漠自私无形中会在孩子们身上传染。

          外祖父还喜欢打人,年轻时候打,年老了还打,打的有工人,还有儿子们、孙子、外甥,甚至连他的结发的妻子——外祖母也不放过,典型的暴力家庭。

          有什么样的父母,便会出现什么样的孩子,要想让孩子友好、正直、善良、文明、礼貌,自己就要一身师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如果孩子做得不够好,其他老师都可以推脱掉责任,唯有父母不行,孩子的行为里藏着父母的修行,要想不丢脸,时刻要保持学习,向书本学,向别人学。

            可是实际生活中,有些父母真不合格。

          孩子随便扔垃圾,大人不吭;小孩公共场合喧哗,大人不管;超市里拿了就吃,家长不问。这些看似是孩子的行为,实则都是父母的修行不够,甚至自私。言传身教,父母怎么做,孩子便会怎么学。

            有人说:优秀的孩子身后站着优秀的父母,那差劲的孩子背后呢?不说你也明白。因而要想让孩子表现出色,父母就要学着上进,而不能把管教孩子当成老师或社会的事,任何有这种想法的父母都是不负责任的懒人,不配为人父为人母。

    孩子的行为里藏着父母的修行 ——《童年》读后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的行为里藏着父母的修行 ——《童年》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yx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