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于我而言,姥姥是一个高冷的存在。
“姥姥”这个词,我们那里叫"家家"。在落后的农村,总有一种对女孩儿莫名其妙的嫌弃,我家家也不例外。她的观念里一直固执地认为:家里有男孩子才不会被别人看不起,才不会被人欺负。从小到大,记忆里好像就没有得到过家家的表扬。
小学的时候,父母为了生活外出打工。父母无法带着我,于是我开始了跟家家一起长达四年朝夕相处的生活。家家对我格外地严厉,很多时候,我严重怀疑她根本就是讨厌我,无论我做什么。
有一次,在学校得了奖状,回到家很开心地给家家看,她嗤之以鼻:“一次考得好算什么?你看看人家丁家的闺女,回回得第一都不像你这么敲锣打鼓地显摆……”。我只好把奖状收起来,在晚上熄灯以后,偷偷哭泣。家家听到我的哭声,严厉地斥责我:“眼泪如果有用,我的眼睛怕早就哭瞎了!”我在被窝里捂着嘴,不敢出声,任由眼泪默默流进头发里。
类似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除了对我的努力的“成果”看不上,对我的难处也置之不理。中学时,学校离家走路要一个多小时,每天早上都是自己起床煮面吃,吃完了自己打电筒去学校。有时下大雨,别人家孩子都有家长来接,而我只能自己一路淋着回家,滑倒了,只能自己爬起来,然后小心翼翼往家赶。初三住校,寝室的同学都有家长来帮忙铺床,整洁又干净,而我废了半天劲,也只能皱皱巴巴。同学们每天都会有零花钱,而我兜里空空如也……
家家屋里还有很多的规矩。比如吃饭之前,要帮长辈添饭,摆好碗筷;长辈没有上桌以前,晚辈只能在旁边等待;吃饭不能吧唧嘴,不可以看电视,不可以谈笑;碗里不可以有剩饭,哪怕一粒米饭;所有事情必须在天黑之前做完,天黑以后不可以点灯,浪费电……
我时常哭着问她:“为什么要那么凶?”她依然非常严厉:“害你的才是爱你的,爱你的才是害你的!”那个时候的我,还听不懂这句话,只觉得她在为自己的臭脾气找借口。
那个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要好好读书,凭自己的努力,远离家家,这个恐怖的“恶魔”!
于是,我开始非常刻苦地念书,早上很早起来读书,放学回家也疯狂看书,为了实现我的"梦想"。
终于,中考我考得不错,凭借着成绩,可以到父母所在的城市读书。离开家家的日子是幸福的,再也没有人对我鸡蛋里挑骨头了。
读书还算顺利,大学我去了远一点的城市,工作,去到更远。
直到踏上工作岗位,从事着老师的职业。慢慢接触到一些问题孩子,慢慢开始学习教育理论,我才开始体会到家家的良苦用心。那句“害你的才是爱你的,爱你的才是害你的。”这句话里包含着多少的教育智慧?
家家对我的严格要求,把我锤炼成一个坚强又独立的人!即使身处异乡,也能独自丰满臂膀。早睡早起的习惯,从中学一直保持到现在。所有的事情,天黑之前完成,让我把工作留在办公室,回到家有属于自己的时间。餐桌上的礼仪,也让我在饭桌交际里不至于出丑。
原来,一切都是有理由的。并不是无来由的“讨厌”能解释的。现在每年过年回家,家家总是慈祥地笑着跟亲戚们夸我:“教书匠好,稳定又有意义,是造福人类的大事业!”每每听到这些,我都会被家家夸得有点不好意思。虽然不怎么在老家生活,但在家家积极的宣传下,处处都有我的“传奇”。其实,老师并没有家家说得那么风光无限,教师职业现实中面临着很多艰难困苦。但每次乡亲们问起,我都笑着回应。看着家家脸上开心到飞起的皱纹,所有的烦恼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似乎这一切换家家的笑容,已经非常足够。
家家的大肆宣传,也激励着我去做一个好老师。毕竟这是家家的骄傲,我要为她撑起这骄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