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自我

作者: 一溜风云 | 来源:发表于2022-12-24 08:26 被阅读0次

    近读哈布斯堡王朝史,这个靠婚姻维系和统治中欧大片领土六百多年的显赫王朝起家之时惯于自我标榜和自我粉饰,到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这里更进一步,组织身边的御用文人炮制一部小说体自传《白色皇帝》,书里,皇帝只幼聪颖善学,通多国语言及学科,及成年,翩跹美男,白马银鞍,历经艰险迎娶美丽的皇后;多谋善断,惯于征战,又待子民仁厚云云。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晚年通过婚姻豪赌将哈布斯堡从一般王朝一跃成为欧洲权势熏天、炙手可热的帝国。不过,现实中的皇帝比书中的皇帝可差得太远,拿学习能力来说,他七岁才刚刚能说几句囫囵话。著者说,自传里的皇帝是他的第二自我。第二自我,这四个字可谓点睛之笔。也就是说现实中的皇帝是用自传中描述的皇帝做自我定位和期许的,那么,第二自我在他身上某些或全部性格有时会显一些,有时会隐一些,跟现实中局势和环境密切相关。用第二自我来解读凯撒大帝亦颇有意思,凯撒一面征服了高卢,一面写《高卢战纪》。

    对照着看中国古代帝王的第二自我会怎么样呢?中国历代王朝是格外注重修史的,不少帝王在位时会格外关注自己的起居注,说明他们很在世身后名。纵观中国历代王朝的诸多帝王,在内心有对自己自我定位和期许的恐怕也不会太多。像魏晋南北走马灯一般一个个短命皇帝,残暴好杀、穷奢极欲,想必在内心也没有一个完整的自我定位和形象,也即完全没有第二自我。

    最完美的典范非唐太宗李世民莫属了。不管他有没有在史书上动手脚,参照儒家理想的帝王范式,他尽量克制自己,努力去做,并且以赫赫武功和贞观之治赢得身前身后名。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王莽身上的第二自我也很明显,想做周公,强推复古改革,结果身败名裂。第二自我的遮蔽,让他失去对局势的正确估计和判断。晚晴强人袁世凯大约亦如此。

    第二自我明显的帝王们大约都一定的抱负、野心和欲望,他们往往容易把自己想象成完人、圣人、神人,他们掌控巨大的权势和资源,如果再加上一个乌托邦式的设想,英雄造时势头,天命所归,人定胜天,一意孤行,最终可能造成巨大人祸。

    当然,也有的碰了钉也会警醒,回归第一自我,重新冷静和理智地评估局势和条件。

    明朝那些懒政怠政的帝王们恐怕内心没有第二自我,失去了自我进取的动力和方向;同样失去了家族的荣耀感,对家族没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更逞论子民。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

    汉高祖刘邦做了皇帝之后得意地对太上皇说,你以前总数落我不治家产,现在我的家产如何?在世俗世界,做了帝王,天下之主,成功到顶峰了。除了身后名的驱动之外,其余的恐怕在于如何坐稳江山、传之子孙万代。

    对平头百姓而言,从底层一步一步往上爬,第二自我大约会很明显,当然,已经定型的中老年人除外。娘的,亭长可以吃白食,也挺威风的,彼可取而代之。他于是不觉中有了亭长的某些性格。汉主父偃贫时说:生不能五鼎食,死亦当五鼎烹,他的第二自我显然定位在有钱有势的阔人,有些出身一般家庭的人一旦小有成就容易飘大约即是此理。

    某种程度上说,过去的武侠小说、现在的穿越、修仙小说及电视剧、电影、游戏都是受众的潜意识的第二自我显现出来了,带入到故事中,出来被冷风一吹醒来了,明白做了一个美梦,过把瘾之后,老老实实回归到现实中。

    有的沉湎在自己的第二自我之中出不来,言语行动看起来就像神经病了,比如现在的许多传武大师们,不上擂台都是武林高手,一动起手来,连自己都不敢相信,一定是没留神。

    前几年万众创业蓬勃之时,不少年轻人以为搞一个什么PPT和产品就拿到投资,然后ABCDE轮上市了,然后身家亿万,功成名就,如何如何,结果,父母的棺材本都赔进去了。

    人年纪越大,阅历越丰,大约第一、第二自我的重叠度大约会高一些,对现实和自我的判断会更清晰,即所谓自知也。

    有了第二自我作为参照,人便会对自己有所要求,有了向上的车轮。不过,在第一自我和第一自我之间判断不清时,又容易拉扯得变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二自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bi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