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心理学第二章【自我】

作者: 向太白 | 来源:发表于2020-01-27 12:20 被阅读0次
武志红心理学第二章【自我】

第二章讲自我的五个维度,武志红经验总结。

五个维度分为自我稳定性,自我灵活度,自我疆界,自我力量,自我组织力。

1. 自我稳定性和灵活度

自我稳定性:这个人的外壳结不结实。外壳可能是有弹性的皮肤或者树皮、钢板、墙。

自我灵活度:自我感性程度,自我灵活度高的人,可以敏感地感知他人,可以及时调整自我状态。

2. 自我的疆界和力量

自我疆界:可以伸展的空间。对外界的感知和态度。自我疆界广的人敢于去接触新事物。例:老爷爷作息规律每天不变,搬家后生病了,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自我力量:一个人人格中本来就具备的力量。

3、 自我组织力

自我组织力:重建自我的能力。跟自我疗愈力相似。自我升维也是一种。在高压下,你是维护自恋还是看到并关注事实本身。观察自我在危疾状态下的心理能量。例:高考前的心理状态,是过度焦虑还是反而得心应手。

看到自我组织力差的人,多鼓励少批评。自我组织力高的人,可以直言。自我脆弱的人需要鼓励支持,自我尚可的人支持和分析一起使用,自我完整的人可以直言不讳。

如何识人?

1. 交给第一个冒出来的直觉

2. 想象这个人的脸在我脑海里的感觉,然后贴在我的脸上的感觉

3. 放下自己头脑的判断,如果在前两个之前有其他感觉,就要放弃直觉。

面试者在观察对方稳定性和灵活性时候,可以问:

1. 能不能谈一个你觉得非常有挑战的个案,你是怎么理解和应对的?

2. 请你谈谈你的缺点,并详细讲一下具体的细节。

3. 设想一个不断变换的环境,你会如何去应对呢?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三大流派分别是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认知行为。

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一个人的人格可以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是野性,本能,各种欲望的组成。奉行享乐原则。

【超我】是德性,人格中的管制者,代表着道德。道德原则。体现权威的期待。父母是【超我】的化身。

【自我】是协调者。现实原则,环境允许做什么就做什么。

《象与骑象人》,【自我】是骑象人,如果对待象是【超我】,象是【本我】。文化和权威本身的存在就是一个巨大的【超我】。【本我】和【超我】是文字,【自我】是图像。

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和罗杰斯。

Becoming a human being.——罗杰斯

我,是一切体验的总和。

定义一个人是谁,要看体验而不是思想。思想是体验的景象。

【现象场】:就是一个人的体验和时空等因素的结合,了解一个人10个重大体验。如果了解别人的现象场触碰他的深刻体验,再四目相对四分钟,都可以爱上彼此。进入他人现象场=成为某人。案例中暴饮暴食的孩子,妈妈进入孩子的现象场,模仿他的动作,想象他的心情,体验到他的体验,孩子的暴饮暴食消失了。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最知名术语:足够好的妈妈=good enough mother=“60分妈妈”。抱持性环境也是她提出的,就是好的时候鼓励他,差的时候支持他。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泛性论】

人格发展理论又成为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因为性快感中心的变动,分为五个阶段: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俄狄浦斯期)、潜伏期、生殖期。

口欲期:0-1岁,快感集中在口腔部。婴儿和妈妈乳房要建立良好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在婴儿期被饿着,他有可能成为一个严重的吃货。例我妈妈在我小时候不给我喂奶,觉得咬了她乳头疼,导致我现在是一个吃货。

关于口欲的退行,例写文章不开心就去吃饼干找安慰。吸吮手指和吸烟都属于口欲退行。

肛欲期:1-3岁,肛门部位。客体关系心理学会研究1-3岁宝宝。小时候对于自己大便的创造力。孩子自律自制控制自己的大便,或者妈妈他律他制。不要控制宝宝生产自己的大便。这一期代表自己对金钱的观念。发展孩子基本自主感和创造力。

性器期:3-6岁,俄狄浦斯期,孩子会对同性父母产生竞争欲。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流动而不成为。妈妈不要给孩子“我爱你胜过爱你的爸爸”的感觉 ,3岁前不可以让孩子跟爸妈一起睡了。父母要让孩子清楚家庭序位。这是孩子跟家庭关系的竞争期。发展孩子竞争合作。

潜伏期:6-12岁,更重视和同性交往。发展和同性合作的能力。

生殖期:12-20岁,青春期,一个人的心理和生理都趋向成熟,最终做好了生殖的准备。一定在抱持性环境中长大。孩子学习如何合理展现自己的力量并尊重别人。世界准备好接受我的本能排山倒海的涌出。

固着和退行:

固着:如果一个人在某个阶段得到的满足太少或太多,都会导致这个人的性心理固着在这个阶段。

退行:如果一个人在高级阶段受到了挫败,就会退行到低级阶段去寻求低级阶段的满足。

外部动机:外部评价体系。属于自我1的领域,意识和头脑层面。

内部动机:顺应自己的感觉,内部评价体系。属于自我2的领域,潜意识+身体层面。

第七感:对时间的灵敏感觉。感觉就是我与其他事物建立关系那一刹那的产物。

不要把自己识人识物的概念强加给孩子。

真自我:围绕着自己的感觉而转。尊重你的感觉,孕育自己的精神胚胎,聆听你的心。

假自我:围绕着别人的感觉而构建。

温尼科特认为,真假自我是从婴儿期开始构建的,当抚养着愿意以婴儿为中心养育时,婴儿就会开始形成真自我。

总结:

1.在管理中,对高自我组织力的人直言,自我组织力差的人,多鼓励少批评。【自我揭示不同的人需要不同回应】

2.人格结构理论中【本我】是野性享乐原则,【超我】是德性道德原则,【自我】是协调者现实原则。

3.尽可能的了解别人的现象场【至少10个】在四目相对四分钟,就可以爱上彼此。成为他人,进入他人现象场模仿对方,体验别人的体验。

4.抱持性环境:差的时候支持你,好的时候鼓励你。

5.宝宝口欲期0-1岁要用乳头喂足奶,嘴部不满足长大会变成吃货。肛欲期1-3岁不要控制宝宝自己生产大便。性器期让孩子自己睡,生活上让她们意识到未来要像同性父母一样而不是跟她竞争。潜伏期和生殖期给孩子抱持性环境,让孩子懂得竞争与合作,展现自己的力量也能尊重别人。蒙特梭利教育法:孩子和妈妈婴儿期的充分互动是很重要的。

6.尊重你的感觉,追求真自我和内部动机。列出10件自己未完成的愿望,小事情就可以,然后痛痛快快的完成,感受回归自我的感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武志红心理学第二章【自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te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