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都挺好》里的苏大强和《乡村爱情故事》里的谢广坤,谁更惹人讨厌?
从战斗力上来说,这两位简直难分伯仲,把一家老小折腾得够呛。但他们使用的手段却各有千秋,谢广坤属于“没理也要强扭三分”的蛮横。苏大强则是以“弱者”的姿态占据道德制高点,浑身散发着一种“我都这么惨了,你怎么忍心拒绝我”的气息,看似唯唯诺诺、谨小慎微,其实内心十分猥琐。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样看来,苏大强的讨厌程度绝对更胜一筹。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碰到类似苏大强的“软钉子”,与他们交手,最后多以我们妥协退让告终,内心十分憋屈愤慨。
如果想解决这类问题,可以先从了解他们的心理模式入手,毕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01 在“我与它”的关系中,子女成了“工具”
哲学家马丁·布伯在经典哲学著作《我与你》中,提到过两个概念:“我与你”、“我与它”。
心理学家武志红对这两个概念做了进一步阐释,“我与它”关系的建立,是基于“我”把“你”当成了实现目的的工具,这时“你”就变成了工具属性的“它”。如果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带有预期和目标的,就是更纯粹的“我与你”的关系。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苏大强们的行为,会发现他们与人沟通时,最经常提到的名词是“我”,“我不想住在老房子”“我不敢一个人生活”,子女变成了“工具”,至于子女的感受如何,有没有现实的困难,都被放在了次要位置。这时,就形成了典型的“我与它”的关系。
因此,当吴非抱着女儿大夏天四处奔波卖老房子、帮他搬家的时候,苏大强可以视若罔闻,他想到的只是:嗯,我终于可以有自己的房子了。
苏大强的两个儿子:明哲和明成,虽然表现方式不同,但都完美继承了父亲的特色,一遇到问题,就第一时间去指责妹妹、妻子等家人,认为全世界都亏欠了自己,很少去反思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妥之处。
这种现象并不罕见,在许多家庭中都存在类似的模式,当子女成了“它”,久而久之,也会形成心理上的创伤。美国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将其形容为“中毒”,意为在“有毒”的家庭环境中,子女中了情感上的毒,在成年后可能要花上十年,甚至数十年才能摆脱其阴影。
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维多利亚女王,在深爱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去世之后,她的内心被痛苦所占据。为了不被孤独吞噬,她想尽办法让女儿留在自己身边,她在给子女的信件中反复强调“我需要关心”“我需要有人陪伴”“我需要爱”。
于是,海伦娜公主在母亲的安排下,嫁给了财产实力薄弱的克里斯蒂安王子,这样她就不用离开温莎城堡,可以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比丽特斯公主的恋情一直受到母亲阻挠,直到27岁时才终于获得自由,与巴腾堡的亨利王子订了婚。
02 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恐惧,是一切表象的源头
在“我与它”的关系中,生命能量的正常流动受到了限制,人与人之间的爱变得稀薄,而疏离感和陌生感越来越强烈。
苏大强们的行为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还可以从更深层次进行挖掘。
在儿童时期,孩子对整个世界是懵懂无知的,他/她用真实的自我拥抱这个世界,有的抚育者(比如父母)会给予无条件的爱,充分满足孩子的需求,让他们体验到被接纳和被允许,人格发展就有了相对稳定的安全环境。
有一些抚育者由于种种原因,对孩子疏于照料,或者过度使用惩罚手段,比如当孩子做错一点小事,就被受到严厉的批评、被罚站、被体罚等等,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产生了类似于被毁灭或者被抛弃的恐惧感。
为了逃避恐惧,他们发展出不同的应对模式,包括讨好、叛逆等等。随着年岁渐长,来自社会传统、道德、周围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使他们不断调整自己的应对模式,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通常来说,人的行为模式存在一定的惯性,一旦发现某种应对方法有效,可能会在一生中不断重复使用。
在《都挺好》原著中,有两处细节的描写,就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一处是当明哲带父亲去商场买家电时,苏大强想要买贵的,就一直扯着儿子的袖子。
这个小动作,是很多小孩子想要妈妈给他买玩具、买棒棒糖时常用的。在这种情形下,苏大强已经退行到了孩童状态。
另一处是苏大强头一次品尝到“做弱者”的甜头,是在上小学时。走入婚姻以后,他发现妻子是个极为强势的人,这时畏畏缩缩、谨小慎微地生活,就更成为他的生存法宝了。在数十年的时间里,苏大强一直在夹缝中讨生活,他最大的感受是恐惧。
他太害怕妻子了,即使她已经去世,仍然觉得家里有一双绿油油的眼睛一直在盯着他看,甚至行事风格与妻子相像的女儿,都让他心生恐惧。
03 沟通或者远离,都是可行的方案
拆解苏大强们的行为逻辑,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生活中,当我们遭遇类似苏大强型的对手时,这里也有一些实用的小建议。
1、从问题入手,避免因“感情牌”产生的内疚感
苏大强的绝招之一就是“卖惨”,在言语间有意无意地透露出:我把你们辛苦拉扯大,还被你母亲欺负,我太不容易了,现在只是要你们做一点小事而已。潜台词是:你不答应我,你就是坏人。
他的目的是引起子女内心的内疚感,一旦子女们在情感上表示了认同,就落入了他精心布置好的圈套。苏大强对明哲极为依赖,事事都要询问明哲的意见,也是因为明哲最吃他这一套。
明玉则完全不同,她采取的方法是单刀直入,不被感情牌所诱惑,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提方案,从不拖泥带水,所以苏大强在明玉面前明显气势弱了大半截。
2、提升共情能力,有效改善关系的质量
苏大强和明哲、明成三父子、与明玉、朱丽、吴非三位女性之间,在共情能力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甚至有网友呼吁干脆让三位女性一起生活,这样才是真正的Happy ending。
在良好的关系中,共情能力是很重要的指标。
所谓共情能力(或者同理心),根据《沟通的艺术》一书中的定义,是指“从另一个人的角度来体验世界、重新创造个人观点的能力”。
在明哲夫妇的沟通过程中,由于缺乏同理心,明哲只考虑到自己对父母的亏欠,而忽略了吴非父母同样是需要照顾的老人。
改善关系的秘诀,就藏在简单的“同理心白金法则”里,即按照别人所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对待别人。在具体操作上,可以使用“枕头法则”,也就是在遇到双方立场迥异的情况下,从以下四个维度来复盘问题:
A你是对的,我是错的
B你是错的,我是对的
C我们都是对的,也都是错的
D观点的对错并不重要
在对各方观点的系统梳理之后,往往会将问题升华至更高的层次。比如在照顾父亲的问题上,通过整理明哲夫妻二人的不同观点,最后可能会发现:与拿出多少钱给苏大强相比,更重要的是维持双方彼此尊重和爱护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问题才有了真正被解决的可能。
3、有时,远离也是一种选择
在一些情况下,如果关系中的另一方持续采用“我与它”的关系模式,并且沟通无效的情况下,适当远离,未尝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在原生家庭中受到巨大创伤的明玉,她和父母、兄长的关系是疏离的。虽然看起来有些冷酷,但这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她需要有足够时间、空间来消化过往的伤害。如果继续一味沉溺,无异于饮鸩止渴。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完美状态,是“我与你”。但作为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完全不带目的和期待。“都挺好”,是一种相对理想的情形,每个人基本能按照自己期待的方式生活,彼此之间维持着还不错的关系。
“大家都挺好”的前提,是尊重和平等,如果一味地使用各种策略,把他人当“工具”,在关系中也会遭到反噬,成为下一个“苏大强”或者“谢广坤”。
(特别说明:《都挺好》的情节主要参考阿耐原著,细节可能与电视剧有所出入)
参考资料:
1、《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武志红,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9
2、《拥抱你的内在小孩》,克里希那南达&阿曼娜,漓江出版社,2017
3、《沟通的艺术》,罗纳德·B·阿德勒等,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
4、《都挺好》,阿耐,四川文艺出版社,2012
5、《维多利亚和她的孩子们》,纪录片,BBC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