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家会伤人》(六)
——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离和爱同等重要,它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因为父母必须主动与孩子分离,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并让他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亲子关系如此,师生关系、情侣关系等亲密关系也莫不如此。
第一个分离:分娩
婴儿起初在妈妈温暖的子宫里呆着,突然被迫离开这个舒适的安全环境,来到一个冰冷、陌生、自己无能为力的环境。所以非常痛苦,分娩不止是孩子痛苦,妈妈也一样痛苦。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刨腹产,但是也遭到了越来越多的怀疑,心理学家认为,自然分娩的疼痛是母子之爱的一种高峰。没有经过这种疼痛,妈妈就会对生命直觉产生断裂,母子关系从一开始就产生断裂。
第二个分离:与妈妈“分手”。
与妈妈的心理分离,是一生中最关键的分离。这个分离如果处理好了,可以为孩子学会成熟分离——享受亲密,同时享受距离而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每一个惧怕亲密或惧怕距离的成年人,他们的问题几乎百分百地可以回溯到与妈妈心理分离的问题上。
分离是因为要迎接挑战。因为这种心理冲突,这个阶段幼儿很容易受伤。如果妈妈无条件地爱他,能够分享他的每一个新获得的技能和体验,能够发自内心地理解他、接受他,那么,幼儿在实践期的受挫感会渐渐消失,他会重新变得自信起来。
这个阶段,妈妈需要关注并保护孩子,但又不要替他们完成任务。这种程度的把握是非常微妙的。这个阶段的幼儿知道但又不愿意承认自己还不能独立地应付环境。因为这种矛盾心理,幼儿很容易受伤。
这时,妈妈对幼儿的情感的敏锐捕捉就变得非常重要,这种捕捉是一种理解,它会让幼儿感受到,妈妈既爱自己,又理解自己的自主性。
第三个分离:与家的分离
这一过程从幼儿园开始直到我们成人才结束。
“与家的分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也有可能,在与家分离的这个漫长过程中,我们会有幸能碰上这样一种人——你认为他们很重要,他们也喜欢你,无条件地尊重你,但同时又不与你黏在一起。那么,这样的人哪怕只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瞬间,他也会对我们起到治疗作用,他们会驱散我们生命中的一些错误,将我们拉向成熟分离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