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木已寒,
河滞自不喧。
北行傍河走,
几曲更几弯。
匆匆过黄堡,
已见旧同官。
一水穿城过,
四山如城垣。
南流漆水河,
北峙金锁关。
山川本形胜,
史迹亦悠远。
秦乃内史地,
官置同官县。
陶业由此兴,
及宋已斐然。
耀州老瓷窑,
悠悠已千年。
今朝复何在,
主人笑不言。
循河疑北去,
折转又东南。
崖高坡还陡,
不知几盘旋。
忽然见碎瓷,
晶莹亦璀灿。
陈炉古窑场,
赫然在眼前。
北望军台岭,
南依石马山。
大壑藏灵秀,
高崖掩瓷苑。
平地起炉台,
依山做营盘;
四堡相向立,
窑炉列其间。
车辆来复去,
袅袅见紫烟。
围墙陋且奇,
多有瓮与罐。
层叠如蜂房,
匠心成奇观。
陈炉不厌老,
自有薪火传。
十里大窑场,
如今又新天。
陶工不辞苦,
总把泥土恋。
泥亦添灵气,
变化指掌间,
或去成碗碟。
或去做杯盘,
巧中多有拙,
拙中亦有憨。
手亦无所导,
谁人能把玩。
妙笔可生华,
于此却长叹。
焙烧技亦绝,
但凭一双眼。
窑火分五色,
火中见玉颜。
釉色成图画,
俏丽若天然。
各个有姿色,
气象可万千。
大瓶与人高,
小壶如一拳。
或者列队伍,
或者叠成山。
多有青绿色,
疑是春风染。
偶见冰裂纹,
温润不知寒。
古人留绝技,
今世有承传。
继承与创新,
再把宏图展。
盛装出三秦,
见者常兴叹;
名播海内外,
耀瓷美誉传。
陈炉多奇士,
所思与宏愿。
告与先人知,
焉能不欢颜。
一时看不足,
眼花已缭乱。
归客留不住,
欲归还流连。
回首十里外,
炉火照云天。
赤红与烟紫,
蔚然成奇观。
同官有八景,
此景最耀眼。
炉山不夜时,
我亦思翩翩。
陈炉不虚行,
志之有诗篇。
2005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