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问我读书有什么用?我思考了一会儿,感觉读书并没有什么用。
又有人问我,应该带着怎样的态度去读书?我想了想,觉得除非你是文学爱好者,那么我赞成大家带着功利心和虚荣心去读书(尤其是名著)。
这倒不是什么毒鸡汤,只是一点儿最近读书的一点点体悟。
关于读书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观众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是说,人是活的书是死的,人们总是带着自己的眼界,自己的见解去对待书籍。一个人对某些书籍的理解可能是片面的,狭隘的,但本人此时可能却感觉十分正确而不自知。
总之一个人对书籍的理解,决不可能是从书籍之中得到的,而是在生活中获取的。人们在书籍中获得的思想其实大多数并不是书籍本身的思想,而是读者认可的思想。和历史长河里数不尽的英雄一样,并不是书籍带动了社会的思潮,而是社会的思潮通过书籍表现了出来,使人们挑选它作为社会某一时期的代表,并且得到普遍传播。
书籍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面明镜,因为书籍是人撰写的,书籍只能表示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社会的观察,所以书中的内容有失偏颇,或者和生活脱轨,都是有可能的。
并且读书只是一种爱好,不喜欢读书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难道不读书的人会立马变成弱智吗?ennn……显然不会。
那为什么推崇大家去读书?
因为读书是我们获取知识最便利的途径,到目前依旧是,其中某些功能互联网到目前为止依旧无法代替。
比如说阅读书籍可以搭建一条思考体系,但互联网给我们的知识是碎片化的,它不利于我们能够更为深层次的去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关于读书每当有人大肆鼓吹什么世界名著,什么旷世名作之类的,我心里都有些无语。
毕竟书写出来就是让人看的,书籍应该是接地气儿的,而不是放在高地上让人观摩,除非是技术性强的学术性书籍,其余若不能让平常百姓家感到有阅读的欲望,即便是旷世神作也只能被束之高阁。
我主张大家能够带有目的,带有名利心,带有虚荣心的去看书。
看完书就要去交流,遇到名言警句最好记下来,还能发到空间里面装个逼收一波赞。
一本好书的名言其实可以反复使用,顺便作者也可以反复使用,比如鲁迅(……)
文言文言简意骇,古意盎然,词语优美简练;散文篇幅短小,富有情趣,语句优雅;小说见解深刻,对社会的洞察力独到,奇思妙想砰然纷飞。并且当下流行的小说,语言和思想一定是最符合当下人偏爱的,建议大家最好进行涉猎。
当朋友遇到挫折需要安慰,当公司遇到阻难需要激励,当学业必须要交一篇文章,当亲戚父母又开始了互相攀比。这个时候不要沉默,古文诗词 ,散文歌曲,悠悠上下五千年,集人类精华之结晶。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都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人类不交流,不使用,不思考,不表达,不往阶梯上爬,阶梯能怎么办?阶梯也很无助啊。
关于读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