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经历十几年寒窗苦读,或者说深受教育摧残,来到大学这个新的环境,是为了什么?首先我们得先明白,何为“大”,何为“学”,何为“大学”。
何为大?
这里的大,我们可以理解为广,为多,为长。
广是什么,广就是说,我们的眼界要广。我们不应当只关注于挂不挂科,逃不逃课。也不只是在意在学生会做什么工作,拿了多少奖学金,并不是说不当学生会干部和不拼奖金学,只是我们不应当局限于此。大学了,我们拥有比高中充足的课余时间,我们应该多出去走走,了解现在的社会,不至于毕业之后对社会一无所知;我们应该多读书,读书一事不能强求,需随心,才有所收获,也不咬文嚼字,应观其大略,读书能开阔眼界,我想这是大部分人都知道的;把目光放得长远些,你的人生不止是当下的几年,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些失败只能证明你现在能力不够,并不代表你永远不行。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夺天下者,不计较一城一池。
多是什么,多就是说我们的技能要多,能力要多。就好似你打游戏,每到一定的级数就会多一个技能,而当你多了一项技能,你的伤害值就加大。大学就是要培养你的技能。我们得清楚的知道,一项技能的形成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需要时间,需要付出,就好像游戏,它是需要升级得到的,而升级,就需要资源和机会。在大学,你要去寻找这种资源和机会。而大学,也有这种资源和机会。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到了毕业,证书一大把,能力也得到他人的肯定;有的人,就真的在打游戏打到毕业。
长是什么,长就是说你的能力要高级,举个简单的例子,还是打游戏,你一项技能加一级跟加两级的伤害是一样的吗?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他会很多,但什么都不厉害,这就是样样会,无样精。当然,我们并不需要什么都精通,我们需要提升的是我们的核心技能,所谓核心技能呢。直白点说就是你养家糊口的本事。比如一个商英专业的,专四提升到专八就是核心技能的提高。
何为学?
学,简单点就是学习,按照教学方法便是分为预习,学习,复习。而我觉得,在大学应该多一个使用,也就是,预习,学习,复习,使用。
预习呢,并不是像应试教育那样子说把课文看一遍,等待老师的讲解。是了解你需要学习什么,你想要知道什么,一种由于求学求知的欲望而行动的行为。就这引出一个观点,你需要了解自己,我们现在不论述这个观点。所以,学习之前,你得先知道你要学习什么。
接下来是学习,这是一个繁琐并且枯燥的环节。你就好像一粒花生米,要经过翻炒才能变成熟食。当学习也可以是有趣的,不过这就得你自己的寻找了。我是一直认为学习不应该是强迫性的,古有悬梁刺股,我是不支持的,因为那样子你根本不能获取多少你想要的知识,而且你的身体在警报:你应该休息了。这就涉及到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了。总之,学你需学,学你想学。
那么复习呢,就是升华学习了。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就是说,我们复习不单单知识把自己已经知道,已经了解的知识扫一遍,而是知新,就是从中得到新的知识,或者见解。
最后是使用,为什么要有使用呢?因为我们是一名大学生,我们的下一步是踏入社会,我们的知识不应该停留在理论方面,就算你是要考研考博,也应该清楚实践跟理论相结合的重要性。而在大学,我们拥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们能够去实践,去发展,而且我们能够接受失败的结果,因为在校园里,失败的结果不会比社会残酷,而你将有所收获,屡败屡战,成就一番事业。
何为大学?
大学大学,是大学,而不是学大。大学的经历,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留遗憾的。也许你的高考失败了,但那只是代表你在高考这个考核中失败而已,并不能否定你的大学,更不能否定你的人生。我们这一代人,机遇和生活压力相较而言都好很多,要知道,你已经成为了一名大学生了,大学生,虽然说全国每年都要那么会多那么多大学生,但又有多少人“大学”了呢。
我想,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对待大学的方式,但我们来到大学,究竟是为了度过这四年,还是渡过这四年,那就是仁者见仁了。
共勉。。共行动。。共努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5447/1fcad283369f82d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