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平后送人北归
司空曙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763年,安史之乱终于彻底被肃清。此时,距离755年安禄山叛军“渔阳鼙鼓动地来,刺破霓裳舞衣曲”,已过去整整八年。
这场始料未及又旷日持久的兵荒马乱,使得大唐如坐过山车,飞速由盛转衰,演绎着“朝如青丝暮成雪”般惊心动魄的凄凉。
忧国忧民的杜甫为此喜极而泣,迫不及待地想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他写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郁郁之气一扫而空。
因战乱被迫远离故乡南下的游子们,纷纷踏上归乡之路。
不过,诗人司空曙却因故无法返乡,只能作为送行人,惆怅远眺,在脑海中想象归家之路,并付诸笔端。
这首诗中未见喜悦之情,只有满目的愁思。
解析:
当年,我们一群朋友因战乱一同来到南方,惶惶不安,度日如年。
如今战乱结束,却只有友人你独自一人能返回北国故乡,真是惆怅伤心啊。
有多少家庭,多少朋友,如我们一样,逃难时还是一群人,战乱结束,却只剩孤家寡人踏上回家之路。
这些年,忧心忡忡,没有过上一天舒心的日子,身累心更累,你我的头发呀,过早地斑白了。
故国的山河也被摧残得残破不堪,除了青山依旧在。那些青山,见证过岁月静好,也经历过雨雪风霜。
如今,憔悴的白头人面对巍巍青山,除了唏嘘不已,还能说些什么呢?
好友你归家的路上,想来还是有“风景”的,但那又是怎样的一派萧索呢。
你看,晓月挂在荒弃的战垒边,苍白凄冷,繁星照在故国的关隘上,欲说还休。
更还有那些,寒风里无处藏身的鸟禽,四野中随处可见的衰草。凡此种种,怎不令人倍增愁绪。
经历过这样一场大劫,人与物,恢复元气,皆有待时日。
战乱引发的后遗症无法估量,山河破碎可以修复,人心惶恐不易解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