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期就给孩子正确的教育。
早在一个人的童年时代,就能够断定:这个人在将来也许在15年或者20年以后,会有一种滑入邪路的危险来威胁他。只要有一点点哪怕是出于设想的征兆,觉得一个人有可能成为违法分子或者犯罪分子,那就必须在童年及早的预防这种危险,注射强有力的抗毒剂。这一点是我们教育技巧的极其细致微妙的方面之一。352【而我个人觉得在童年时代就应该对所有的儿童进行正确的道德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道德教育是所有人都需要的,这对于他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非常重要。为什么现在社会上熊孩子那么多,就是家长以爱的名义,对孩子各种不当行为的纵容,让他们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继而违反了社会道德。】
儿童和少年具有一种天然的社会直率性,那就应当明白地,毫不拐弯地告诉他们: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黑,什么是白。你马上拿出公正的表态来,丝毫含糊不得。我们不仅不能有一时一刻忘记这一点,而且要使这种第一次的社会经验在少年和儿童的生活中保留一辈子。352【“第一次”的教育,无论是在文化课的学习上,还是道德行为的培养上,都至关重要。】千万注意,不要让儿童的思想和心灵接触到不正义的事情时抱着不够关心的态度。这是迈向道德发展的更高境界的一个台阶。【儿童不仅知道是怎么做是道德的,当遇到不道德的情况时还能够去制止,如果在学校里还可以把这种情况告诉老师。在班级内形成良好的班风,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利用集体的理论去评价不道德行为。不能只停留在“知道”这个层面,更要“做到”,并能够抵制不道德的行为。】
我们应当让儿童在童年时代成百上千次地体验这种正义的思想取得胜利的心情,感到自己是这种胜利的参与者。【只有在一次次体验中,孩子才能够确定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认识。而在一次次战胜自己不良行为,获得道德成就时,他也体验到了那种自我教育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这样就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只有儿童才善于对不良行为表示愤慨,如果已经到了少年时期,你再想激起他们对类似行为的愤慨,那就不会受到任何效果,因为已经错过了那个年龄期。【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也是有年龄期的。】
我们跟学生的家长们一起思考,认为我们的工作要为以后的许多年着想,我们要使孩子们理解和感觉到:世界上还有些卑劣的、丑恶的东西。【家校联合共同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良好习惯养成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最初形成道德观念时,外面的环境和评价标准是一样的,不至于造成学生人格的分裂。】353
重要的是,要让年龄上小的人不只是晓得“这种事是卑劣的、丑恶的”就够了,还要让他因为卑劣的、丑恶的事就在近旁,可能由于自己无能为力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而感到担忧、难受和痛苦【了解卑微的丑陋的行为就在身边,并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它。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这种正确的道德观念至关重要。不仅知道,而且去制止不道德的行为】对于卑劣的、丑恶的东西的这种愤慨和厌恶,会渐渐地迁移,用来检查自己,——这是一种极其微妙的变化,一个人对于美好的事物的追求和对于丑恶事物的适用痛觉的品质,在决定性的意义上取决于这种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并为了维护这种正义去付出自己的努力。】35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