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何洁再一次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不过不是因为她的个人音乐纪录片《生而为爱》上线,而是与赫子铭的离婚案开庭。
据悉男方提出财产分割诉求,离婚案可能会面临二审。何洁随后发布了一条微博声称:孩子我养,从未要求男方净身出户。相信法律的公正。
来源:订阅号不要求男方净身出户、只想拥有孩子的抚养权,这大概就是一位母亲对孩子的坚持,和一个女人对爱过的人仅剩的仁慈吧。
曾经全身心投入的婚姻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们也不好去评判谁对谁错,只是,他们的孩子,最大的刚刚3周岁,最小的才两岁,本应是在父母的呵护下快乐成长的年纪,现在却在法庭上被争来争去,难道就仅仅因为他们是何洁和赫子铭的孩子就该失去父母某一方的宠爱?就该为何洁和赫子铭失败的婚姻买单?
其实,在中国像何赫这种情况的还很多,根据今年年中发布的离婚大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登记结婚的夫妇有558万对,比去年少了近50万;而离婚的却有185万,比去年多了近20万。而且,最近几年的数据也显示,离婚率一直在稳定上升。可想而知,有多少本应享受天伦的孩子在残缺不全的单亲家庭里生活。
宁愿和对的人错过,也别和错的人凑合
在结婚和离婚这件事儿上,大多数人婚前选择对象,都是基于多巴胺的分泌,往往都只是选择性的看到对方的外形、经济条件,或是单纯的对自己好。
即使有多么不对等都会忽略,甚至发现有问题也会视而不见。
何洁也没能逃脱这个魔咒。
不顾家人和身边朋友的反对,27岁的何洁和赫子铭结婚了。
来源:订阅号婚礼的钻戒、场地、婚纱照、房子、车子等所有的一切都是她准备的,赫子铭穿着运动鞋就来了婚礼现场。
在最好的年纪,她以为自己遇见了对的人,带着欣喜和自信踏入了婚姻的殿堂,放下正在上升期的事业,选择了回归家庭,再给心爱的人生一个孩子。
可她却不曾想,说爱的时候有多真挚,不爱的时候就有多虚假。
在她因生产后身材的走样,而产生巨大的落差感,患上了产后抑郁症的时候,赫子铭正在忙着匿名给某个电台节目打电话,数落她的不是、求助主持人如何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她以为自己嫁给了一个情圣,其实,她嫁的只是个影帝!
来源:订阅号突然想起了昨天在空间里看到了好友粒子发的一条动态:
“对的人像对的公交车一样难等,但是呢,就算错过了,还可以打的啊~”
虽然有些鸡汤,但我知道她是在给自己打气。
一个姑娘的家的,明明都已经到了适婚的年纪,却依旧一个人在这个二线城市打拼,除了要应对生活的别有用心,她还要顶住那些来自家人、朋友、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单身压力。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她的乐观,她的坚持的一直都没有被改变。
遇不到对的人,与其为了背负家人赋予的某些责任而草草地结婚,还不如在这之前选择高质量的单身。
有了孩子以后,请别再只为自己而活
“我一辈子累死累活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你们兄弟两个能有出息吗?看着你们好好的,这一辈我也就知足了。”
这是老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们那个年龄段的人都特别能吃苦,即使自己不吃不喝,也要让自己的孩子吃好喝好,为了子女什么委屈都能忍受得了,这或许就是他们对子女爱的方式。
而作为80、90的一代人,我们好像比任何年代的人都注重自己的主观感受,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主流大军,结婚、生孩子当然也在所难免。可有多少人熬得过婚前的花前月下,却躲不过婚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当好感和耐心被生活消磨殆尽,两个人谁都不愿再为谁谦让一步,最终只能一拍两散。
是,相互忍受消耗的生活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有权去追逐理想、追逐自由,可有多少人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父母对孩子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觉得,他们的父母没有好好过日子。”
这是一位心理学大师这样说过的话。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小就耳濡目染地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如果父母连自己的生活都经营不好,又怎么为孩子带来幸福、让孩子快乐?更不用说离婚对一个孩子的伤害了。
突然想起以前看的一段视频,视频中一位8岁的小女孩给离异的父亲唱的一首歌,深深地戳着每一位做父母的心···
温馨提示:视频有些戳心,请自备纸巾~
家庭即使分崩离析,也别让你对孩子的爱缺席
记得以前看过一本《我的爸爸叫焦尼》的绘本,它讲的就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跟不能经常见面的爸爸焦尼的一次见面过程。
他们,一起吃热狗,一起看电影,一起吃披萨,一起去图书馆借书……
这些都是很普通、日常的活动,但不同的是,每个情节都充满温馨,都有着暖暖的亲情在流动。
当孩子每一次大声而自豪地向别人宣布:“这是我爸爸,他叫焦尼”时;当他们相视一笑时;当他们紧紧地拥抱时;当他们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时;当孩子满怀期待地说出“马上会再见面的”时,我都会油然而生出一股满满的幸福感···
来源:订阅号整个故事,没有埋怨,没有责备。我们从中感受到的,只是孩子对爸爸到来的期盼,和爸爸对孩子的关爱,以及互相之间的支持和理解…
在这个故事里,孩子的父母并未见面,但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协商一致,安排好孩子未来的教育和养育事宜,尽可能地减少因离婚对孩子的伤害。
如果你参与不到孩子的成长,也别让你对她的爱缺席,好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