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存在一个点,能够称得上“宇宙的尽头”。如果有的话,我想那里一定会有一家火葬场,而不是咖啡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所以研究宇宙的学问,也就是天文学,其实不过是研究宇宙死亡的一门学问。
天文学要解决的终极问题是:宇宙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
想起来有些可笑,好像人脚趾头汗毛尖上攀附的细菌,在担心着这个庞然大物会不会死于心梗。而自己的寿命转瞬即逝。
我们在研究太阳,就是想知道它如何诞生的,而最终会走向怎样的结局。我们并不太关心它是如何诞生的,而对于它死亡的过程研究更加精细一些。也因此,有了《流浪地球》的灵感。
差不多各式各样的天体的死亡历程,都是天文学研究的关注点。硕大的恒星会变成黑洞,而小个太阳会变成白矮星。按照理论推算,最终有一天宇宙中会遍布超强引力的黑洞,然后合并成更加巨大的家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宇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它是在运动的。种种证据表明不同的星系距离变得越来越远。就在我写下这段文字的短短一分钟内,银河系又向着未知狂奔了上千万公里(甚至更多)。就像一个不断被打气的气球,宇宙正在变得越来约大。如果有一天我们掌握可跨银河系的星际旅行计划,可能会被另外一个问题困扰:每一天,我跟邻居间的距离变得更远了。
但是这都不是最引人入胜的,最为关键的还是,宇宙无限膨胀下去,到底会把自己撑爆,还是东方文明讲究的“物极必反”重新收缩到了“奇点”上呢?这是宇宙学终极问题。
不过无论研究的结果如何,相比总有一日,宇宙会重归沉寂。面对如此庞大的残骸,又当如何收拾呢,大概就要靠宇宙尽头的火葬场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