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在八卦岭租房,有次看到一家理发店的店名叫九头鸟,猜这肯定是湖北人开的店,便进去理发。在湖北待过好多年,看到“九头鸟”有些亲切,如此便结识了这家店。店主是天门人,年纪与我相仿,理发的手艺不错。对于理发,我没有别的什么要求,尽量短但又不会翘即可,而店主刚刚就能做到这一点。
可能是发质的原因,自感很难找到好的理发师,每每期盼找到一家“放心”的理发师。我不太愿意留长头发,难打理,但我的头发若剪短了,早上起来后脑勺的头发会翘起来,甚是苦恼。我习惯早上理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翘起来的头发只有重新用温水洗个头才行。
男生头发大概一个月要理一次,若换了一个地方,我就担忧如何可以找到合适的理性店。最怕去哪种有很多理发师的发店,不知道哪个好,通常是哪个空闲就过来给你剪,心里很无安全感。这些理发师手法一般比较潮,也不适合我这个人保守人士。刚去湖北时,费了老大劲,找了一个老头师傅,结果却不如意。又只好不停地试,发型也大同小异不停地换,偶尔运气好,可以遇到“不错”的理发师。
男生对于理发,其实是不高要求的,但总会有一个“情有独钟”的理发师,会坚守这个理发师,除非发生环境变化,如搬迁了、理发师离开了。多数的男人,过了三十,到了中年,特不能接受换发型,哪怕换个师傅剪的有些差异,都觉得那个月很好熬,盼着快到下次理发。
后来搬离八卦岭,在坂田、在石岩,只要是在深圳市内,不管多远,只要可以,尽量地回九头鸟理发店,也经历了单剪价格从8元到10元,再到15元,跳跃性地变化。尽管费劲,但接下来的一个月,都不会为头发发愁,辛苦换来一个心安,倒也值得。
除了理发,买衣服也是这般死板。
曾在武汉亚贸买过一条牛仔裤,不是普通的牛仔裤用料,穿起来很舒服。后来,根据裤子里边的小标签,在淘宝找到了同款,先后买过两次,直接那家店再也不卖。
在一条美食街,有N家餐馆,如果是刚才带同学或朋友过来吃,我会在大众点评里看看、选选,但最后一定是进了那家之前来过的,味道又还可以的。别人让我推荐,我也一定推荐我去过的那家。之前吃过,不一定很好,但至少好坏的程度我已经知道,去新的一家,可能不错,也可能糟糕。请别人吃饭,最怕是超预期的不好,其次才是一般。
可能这些在说明心理性格的不安全感比较强,害怕冒险,偏好安稳。在实际我们会发现组织也有类似的特点,姑且先称之为“因循守旧”。
对于组织的这个特点,老人通常是感知不到,新人由于更换环境,第一时间就很强烈地体验到。
去到一家新的公司,我们特别容易发现与上一家公司的差异,有些仅是不同,而有些是令人惊叹的高明,有些又是明显的不合理。但是作为公司的老员工,对这些都习以为常,我们一段时间后的新人也会如此。自己待在老东家,不也是这样吗?可能会有些不舒服的,偶尔也吐槽,但都接受了习惯了,不管有没办法改进,但我们都不会去思考,或者说我们不想过真的去改变。
舒适区是一个很时髦的心理术语,执着于一家理性店,不也就是习惯在舒适区里不出来吗?这个习惯对其他行为有没影响?有怎样的影响?如果试着在一年的时间,不停地更换理发店,会有怎么样的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