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学语文教学》2019/12,3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习活动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种。
01概念——梳理与探究
梳理是建构知识、探究是发现问题。梳理是由散到聚,由乱向整,是找联系,成体系,是把外在的、外入的知识吸纳、归整到自身己有的“知识体系”中,是回忆、辨析、整理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也有扬弃,即会有一些难以归整的“知识”慢慢被遗忘。
“”梳理“是建构知识,经过梳理的知识彼此间才能产生联系,才能成为体系,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梳理“之所以与”探究“连在一起,是因为对学生学习而言,它更多是一个由旧知向新知的发展过程。
02对比三种活动
学习活动:阅读与鉴赏
学生的任务:”什么意思?”“好在哪里?”
功能特点:由外而内的接纳,吸收
需要的能力:感知,理解,审美
学习活动:表达与交流
学生的任务:“想说什么?”“该怎么说?”
功能特点:由内而外的言说,揣摩
需要的能力:措辞,连缀,修饰
学习活动:梳理与探究
学生的任务:“如何归类?”“有何规律?”
功能特点:内外联通的对接,比较
需要的能力:整理,归类,发现
无论是以人文主题还是以语言体裁抑或以任务要求组合课文单元,在优秀的教材体系中,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教学价值,发挥其他任何一篇课文所没有的作用,——这种特点往往与它作为语言作品的独特性是一致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