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集灭道,人生是苦,苦海无边。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生死轮回是人生最大的问题,最严重的事,所谓“人生一大事”。
‧人一出生便被判了不定期的死刑,不知何时执刑,说到就到。
‧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因此,我们非死不可。
‧世上没有不死之人,没有一人与死无缘。
‧人生如牛赴市,步步近死。活了一天,便是死了一天,便与阎罗王更接近一天;活了一年,便是死了一年,便与阎罗王更接近一年。
‧地球上约有七十亿人口,这七十亿人口在一百年之内都会死去;虽有少数存活,但再过几年,也都非死不可。
‧从生到老都被死包围,无论何时何处,都离不开死,都会遇到死,都在死的手掌中。事故灾难或许能免,死总不能免。病,不一定死;无常风起,非死不可。
‧死如国王,善导大师说:“无常念念至,恒与死王居。”
‧生与死不是两个东西,生死一如,永在一起,非同非异。如纸两面,表里一如,故有生必有死,没有不死之生,故曰一如。
‧我们从生下来即在死亡的手掌中,死在吞食这个饵之前,先玩弄着它。
‧一个人再怎样的有学问、有名位、有财产、有权势,到死的时候一点都用不上,那时只有孤独无伴、无助无力、黑暗绝望、恐惧痛苦,只有孤零零地去面对阎罗王的审判。
‧死如老虎,绝对孤独、无力、黑暗、绝望、痛苦、恐惧。
‧佛说:“独生独死,独去独来”。人永远孤独寂寞。
‧ 苦的根源是死。死,是苦恼不安的根源。爱别离苦,不甚苦;死时连自己的身体也要离开,才是最大之苦。
‧若深入思考,人都有对于死的不安。因为不知自己是什么,不知何时会死,不知死后将如何,未来会成为什么,因此人的内心都有不安,所以快乐不起来。死百分百会来到,不知何时会来故不安,这种心情谁都有,故人生无真乐。
‧无论是谁,他的心中都盼望着明朗、快乐、幸福的人生,但其人生中有无底的不安与黑暗盘踞着,这便是“死”。
‧所有的人,都非一死不可!若老实地凝视这事实时,我们的人生便会陷入黑暗之中,因此平生尽量地忘怀于死,便是我们的心态。
‧从远处眺望死,而说死不可怕,这正如在动物园眺望笼中的老虎一样,动物园的老虎不会加害自己,因此不会觉得害怕。反之,即将真正面临自己的死亡,则犹如在山中突然碰到老虎一样,只一见,便双脚瘫软了。
‧我们平生虽然忘记死,但死却不会忘记我们,且会突然袭击我们;我们平生虽然逃避死,但死却不会离开我们,且会突然接近我们。这种心态并不能解决死的问题。唯有正视死亡,了解它、解决它、超越它,人生才能安心、快乐、幸福。
‧真的安心满足,唯有将死解决。只要不解决死的苦,人生就不能获得真正的安心与满足,也不能好好地生活。可知,生死本是互为因果,唯能善死,方能善生。
‧生与死是佛教的原点。任何人都必一死的俨然事实,及死后将如何之疑,是佛教的出发点。
佛教的出发点:后生一大事。佛教从凝视死,解决死出发。佛教只有一个:以后生一大事为开始,以后生一大事之解决为结束。唯有生死轮回的解决,是人生穷极的目的,也是学佛的最终目的。人生之目的,即是人生的本质问题。人在面对死亡时,才会了解生命。故死的解决是一生参学的大事。
‧生死轮回的解决,是人生唯一最终目的,也是学佛的最终目的;但,却是天下绝对难事,非自力可成,唯依弥陀救度。
‧人身难得如爪中土、如盲龟浮木、如高山垂线。
‧何人非白骨,何时非梦中,世间皆虚假,弥陀独真实。
‧噫!梦幻非真,寿夭难保;呼吸之顷,即是来生。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此时不悟,佛如众生何。愿深念于无常,勿徒贻遗于后悔。
‧人生在世,谁能免死,只营眼前事,不虑后世者,愚也。
‧时间总会过去,好景不能长久。一息不来,万劫长往;得救机缘,就是现在。
‧阎王注定三更死,不能留人过四更;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人人知道有来年,家家尽种来年谷;人人知道有来生,何不修取来生福?
‧腊月三十日是阎罗王的请帖,准备好的人可喜,没准备好的人可悲!
‧过年是人生终点站的里程碑,准备好的人可喜,没准备好的人可悲!
‧人在世间,种种爱恋,种种驰求,一旦临终,究有何物,为我所有?
‧世间眷属,报尽则离,图久聚者,当结佛缘,同念弥陀,同生净土。
‧普愿有情皆念佛,临终往生极乐邦;家亲眷属永团聚,光寿如同大愿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