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果既不严厉也不娇纵那该怎么办?

如果既不严厉也不娇纵那该怎么办?

作者: 茶香书女 | 来源:发表于2018-04-28 06:44 被阅读0次

    【R原文片段】《正面管教》P12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用严厉也不娇纵的方法。这种方式与其他管教方式有什么不同呢?其中一个不同是,正面管教对孩子和大人都不造成羞辱。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正面管教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的各项人生能力。当大人用过度控制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时,孩子们依靠的是“外在的控制”,是大人始终在为孩子的行为负责。父母和老师们最常使用的过度控制方式就是奖励和惩罚。在这种方式下,大人必须随时捕捉孩子的好行为并加以奖励,随时捕捉孩子的坏行为以予以惩罚。是谁在承担责任?显然是大人!那么,当大人不在场时又会怎样呢?孩子们没法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有趣的是,那些控制型的父母常常责怪自己的孩子没有责任感,而没有认识到正是他们自己在训练孩子不负责任。同样,娇纵也是在教导孩子不负责,因为无论是孩子或是大人都放弃了责任。

        对于理解正面管教来说,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孩子们更愿意遵从他们自已参与制订的规则。当孩子们学着做一名对家庭、班级和社会有贡献的成员时,他们就会成为有健康自我概念的高效决策者。这是正面管教要达到的重要的长期效果。这里,我们可以归纳如下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

    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2、是否有助于孩子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短期有效,但是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贡献,愿意合作)

    【I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

          我记得在《正面管教》这本书的推荐语里,有这样的话,它说:我们不但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更要懂得如何去爱孩子。就好比我是一名外科医生拿着手术刀,诚恳地告诉我的病人,“我非常愿意帮助您,尽管我没学到什么技术,但是我充满爱心!来吧,请相信我。如果您是这位病人,您一定神色大变,从于术台上跳下来就逃走。为什么?因为他不专业。可是作为父母的我们,从来没有人质疑我们是不是专业,我们按照我们的父母教养我们的方式,按照我们理解的样子做父母,甚至我们几千年的传统积淀也告诉我们“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好像管教就一定是责骂、训斥、数落、惩罚。我想请你回忆一下,曾经的这些场景,那个时候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噤若寒蝉,一声不吭,哽咽的在你的逼迫下承认错误?这个时候的你,又是什么样子?虽然你占在了权利的制高点,可是你仍然还沮丧吧,会像斗败了的公鸡一样,生气,失望。你还记得这些场景吗?我相信没有哪个父母不为了孩子竭尽全力,也许你也尝试了哄骗,顺从,娇惯等多种方法,但最美好的愿望却不一定给孩子带来最好的结果。你有没有想过,是我们的管教方法出了问题,是我们使劲爱却不会爱,就像是那个有满满爱心的大夫。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懂行”的妈妈呢?做一个专业的父母呢?

    "正面管教”就是不直接面对孩子,而是教大人怎么对待孩子,怎样解决家庭和教室里的挑战。它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合作精神、相互尊重,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正面管教的核心是和善与坚定并行,既不惩罚,又不娇纵,关注解决办法,让孩子感受到心与心的连接,有归属感,有价值感和有所贡献。

      正面管教认为:惩罚带给孩子的是叛逆或顺从,不是改变;骄纵教会孩子“爱意味着让别人照顾我,给我所有我想要的。”孩子的动力都是来自于外在的控制。正面管教强调不惩罚、不骄纵,以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将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品格和生活技能。

        所以正面管教不是惩罚也不是拯救,而是以爱和尊重为前提,看到并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为基础,着眼于孩子长期的品格和技能培养的管教方法。它以互相尊重与合作为基石,倡导和善与坚定并行,帮助家长掌握多种方法解决日常的育儿挑战,从中培养孩子的各种生活技能和社会技能,并找到引导孩子自信、自律、拥有强大内心力量的成长途径。 换个角度说正面管教不是要改变孩子,而是通过我们的改变来成全孩子。因为人生是他们自己的,不是我们的,我们不能代替他们成长,我们是通过正面管教的理念,技术,来帮助孩子自我成长。

        实现正面管教一定要达到4个标准:

          1.和善而坚定并行。「和善」等于尊重,是用言语理解孩子的感受,同时提供机会让孩子经开成长。「坚定」是指不含控制的坚持,一方面尊重孩子有选择的权利,一方面要求孩子从稳固的坚持中学到限制,不让自己受到孩子的摆布。严厉型的父母往往过于控制、缺乏善意;宠溺型的父母则缺乏设立限制的能力。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只有父母和善但坚定的态度才能培养出来。「和善但坚定」的常用话语包括:我知道你能换一种尊重别人的说法,我很在乎你,愿意等到我们能相互尊重时再讨论,我知道你能想出好办法,你现在打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是否能避免以后再发生同样的问题?这样即尊重孩子又鼓励孩子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让孩子感觉自己是重要的

        孩子是社会的产物,他最强烈的动机就是希望有归属和被重视的感觉。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争取地位,证明他是家里的一分子。缺乏归属感的孩子,容易把控制局面、伤害别人当成自己行为的目的。在充满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家庭氛围中,孩子更能担负起自己行为应该有的责任。家长应该多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孩子从小对家庭有所贡献,既能培养归属感,也能提高生活技能。

    3、运用长期有效的技巧

        过去父母习惯用惩罚来管教孩子,因为惩罚可以「立即」制止不良行为。但孩子只是暂时不做不对的事,却没有学到什么时候是该做的事。短期有效的惩罚甚至会带来一连串负面的影响,例如:反叛、自卑、自暴自弃等。于是孩子会更坏或换个新问题出现。事实是只有在孩子感觉更好时才能做得更好。孩子的感受力强,但表达力弱,很多不当行为只是一个“密码”,需要家长来解码,只有读懂孩子的需求,鼓励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得到孩子的合作。有别于惩罚,有效的管教要教孩子做该做的事。两大长效技巧包括:一、引导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激发正向行为;二、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孩子从体验自己行为的合理后果,学会自我负责。作者提醒父母,避免在盛怒下使用合理后果,否则也将流于惩罚。

    4、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面管教强调,孩子做错事正是学习的好机会。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父母可以运用开放式的提问,教孩子从错误的行为中汲取经验、学会自己面对问题、厘清问题的症结,尝试解决问题的各种技巧、思考出替代行為的方案,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专注于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在了解自己。例如,孩子为了抢玩具而一把推开妹妹,可以等孩子冷静下来时问他:伱当时想要做什么?现在应该怎么做比较好?如果下次发生同样问题,可以有什麼不一样的做法?运用开放式问题,跟孩子探讨他的选择造成的后果,引导孩子把焦点放在寻找解决策略,进而支持他弥补错误。

        所以正面管教不是用来改变行为,而是通过为孩子创造一个持续鼓励的环境来支持他们成长。这种鼓励的环境带来一个额外的收获,那就是孩子的行为改变了。鼓励会给孩子带来变化,只有当他们经常感受到充满关爱的支持和帮助时,才能够改变他们关于如何获得“归属感”的信念。鼓励使孩子获得两种重要的人生技能,一是能够主宰自己生活的力量,二是获得享受贡献他人的乐趣。正面管教工具帮助孩子发展出“我有能力,我可以做出贡献”这一信念,这是归属感的本质和意义所在。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正面管教工具强调鼓励的重要性,这也诠释了行为变化是随之而来,不是事先或更早存在。德雷克斯(Dreikurs)说过:“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我们通过鼓励教给孩子可以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所必备的价值观、品质和生活技能;然而,我们需要避免一个错误的认知:即鼓励可以把玫瑰浇灌成郁金香。正面管教的目标并不是帮助父母将孩子改变成为另外一个人,而是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A1联系自己相关经验】

        我记得儿子小时候,有一次时间很晚了,他还不睡,耍赖不刷牙,还要求一个又一个地讲故事,巳经讲了5个故事了,他还要听,我当时已经有点烦了,可是还是忍住了,耐着性子说:"宝贝乖,该睡觉了。明天再讲。"他拽着被子说:"我还想吃苹果,说着又爬起来,要下地,我一把拽住他,按在床上说:"太晚了,不能吃了,快睡吧!"他挣扎起来又要尿尿,我真是要抓狂。带着他尿完,还没上床,又要拿拼图,我真是忍不了了,顺手打了他两下,有完没完,赶紧睡觉。他瞪着眼晴,看看我,瘪着嘴上床去。看着他躺在床上,睡觉的模样,我又内疚起来。

    【反思】

    想想我那个时候,就没有这样的理念,妥协,哄骗,吓唬都用上了,结果是用打骂让自己和孩子都不好受。尼尔森说,我们的一个荒诞观念是“若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让他感到更糟”,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地解决问题,只有通过鼓励来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的效果。

    【A2以后怎么做】

    班级里有个孩子是我的挑战,就是她经常发脾气,一不顺心就大闹,我打算明天这么做

    1.和他一起做个魔法纸条,提示来帮助他。开始头脑风暴,让他自己想,当他发脾 气时我们要怎么做(别人可以不理他,自己待一会儿,温和地提醒他安静,和我提醒他我们的约定是什么。)

    2,我们把结果列在一张纸上,贴在了他的书桌上。(这里要记得对孩子提出的任何办法都不要评价,包括你想的办法,都先列下来,然后再一起讨论,去掉你们认为不可行的,然后让孩子自己选择他认为可行的。)

    3,坚定的执行:当他再发脾气的时候,我会轻轻地说:“安静。”或者“我们的约定是什么呢?”

    这样让孩子参与制作日常惯例表,然后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惯例表行事,而不是由老师要求他接下来该做什么。当孩子们越能够自我照料,越会觉得自己能干,从而获得价值感,学习面向未来的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既不严厉也不娇纵那该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yw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