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
“北京小吃第一人”陈连生回顾“勤行”变迁

“北京小吃第一人”陈连生回顾“勤行”变迁

作者: 山千黛 | 来源:发表于2020-09-17 22:44 被阅读0次

《变迁中的北京“勤行”》是陈连生讲述北京餐饮业变迁的口述历史。在这本书中,在“勤行”奋斗一生的陈连生回顾了他在餐饮业几十年的从业经历,讲述了他在经营南来顺、吐鲁番餐厅过程中的个人经历、从业经验、行业变迁以及相关的菜品、北京小吃等知识,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关于“勤行”的传统和北京小吃的内容。

“勤行”是老北京话,指的是餐饮业等需要手勤眼勤的行业,饭店、茶馆跑堂小二这些直接招待客人的职业,正是“勤行”。

陈连生是老北京餐饮业中的泰斗级人物,解放前就已经进入勤行在饭馆当学徒,解放后他又花费几十年精力经营南来顺、吐鲁番等餐厅,业绩非常出色。他既懂餐馆的管理经营,也懂菜品小吃,被誉为“北京小吃第一人”。

传统“勤行”里主要分堂、灶、柜三部分,“堂”管跑堂,直接服务来吃饭的客官,“灶”自然是厨师组,管炒菜做饭,“柜”管理财物,进货、验收、库存、经营记录相关。

在经营过程中,陈连生也非常注重堂、灶、柜三方面的管理,发挥各部分的优势,聘请有独特技能的名厨、打造特色菜品,食材质量也严格把控,他还尤其注意发挥堂头的作用。

在“勤行”里,堂头担负着拉客人、营销菜品和拴住客人的重大任务。优秀的堂头往往能凭借卓越的服务,吸引客人们追堂头。假如这样的堂头换了一家餐馆工作,他的铁杆客人们会随着他光顾他所在的新餐馆。

这主要是因为堂头熟悉客人的饮食偏好,不需要客人费口舌,就能够根据餐厅现有的食材储备,自动为客人安排合胃口的饮食搭配。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样的堂头就是一种VIP服务了,客人自然满意,能把“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陈连生在经营过程中,就非常注重发挥堂头的作用。当他了解到客人遇到了难事的时候,即使事情与吃饭无关,只要能帮忙,他都尽量帮忙。因为多次帮客人解决了非常棘手的问题,他赢得了很多忠实客人的支持和赞扬。

陈连生非常熟悉北京小吃的各种类别。很多小吃都是贫苦百姓填饱肚子的方便吃食,比如边走边吃的“手拿食”,包括烧饼馃子、火烧、锅饼、烤白薯、糖油饼等。

他还提到,以前那些生活困难又没赚钱方法的人,被称作“没落儿”的,会去抢别人的“手拿食”,咬一口、舔一下甚至吐两口唾沫,就算能要回来,被抢的人也不能吃了,只好放弃。在1985版的《四世同堂》电视剧中,就有八个孩子的父亲陈野求在街上抢祁瑞宣手上油饼的桥段。

另外,庙会上还有很多种“碰头食”,大人带着孩子逛庙会的时候,碰到了就顺便给孩子买着吃,比如豌豆黄、芸豆卷等。

说到底,不管是“手拿食”还是“碰头食”,都是给普通劳苦大众方便果腹的,只要能节省时间、填饱肚子或者尝个鲜儿就行。但是,百姓们还是尽量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出了不同的花样,为生活添点趣味。小吃记录的正是普通百姓生活和民间文化的一角。

无论是菜品还是小吃,必然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着。在“勤行”经历了几十年,陈连生始终抓住了“变”这个字。从《变迁中的北京“勤行”》中就可以看出,他能敏锐地抓住时代的新需求、新变化,在变化中继承传统,在变中求生。这是每一个成功的企业管理者都必须掌握的准则。

有些传统小吃的制作方法中,可能存在不卫生、不健康的步骤,这种做法必然要进行改良。传统手工现做小吃,产出量有限,保质期短,不满足现代人的大量需求,于是很多小吃换成现代的流水线批量生产、卫生小包装,方便购买和携带。

人们的饮食喜好也在不断改变。比如“四做鱼”的传统做法中包含一项内脏,但是现在吃鱼内脏的人越来越少了, 新式的“四做鱼”就变换出各种鱼肉菜替换掉内脏菜。

饮食文化原本就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之中继承传统的内核,通过创新使之不断改良适应新时代、新需求,不断更新换代,这样饮食文化才能保持活力,源远流长。

2020.09.17雾凇

相关文章

  • “北京小吃第一人”陈连生回顾“勤行”变迁

    《变迁中的北京“勤行”》是陈连生讲述北京餐饮业变迁的口述历史。在这本书中,在“勤行”奋斗一生的陈连生回顾了他在餐饮...

  • 这些北京小吃,您可能这辈子再也吃不到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北京小吃越来越“现代化”,好多小吃仿佛被时代“淘汰”了一般,居然渐渐消失了。果子干、青酱肉、羊霜肠...

  • 这些北京小吃,您可能这辈子再也吃不到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北京小吃越来越“现代化”,好多小吃仿佛被时代“淘汰”了一般,居然渐渐消失了。果子干、青酱肉、羊霜肠...

  • 2017-10-17

    陈思勤提成表

  • 懒?

    “业精于勤荒于嬉”是大家说了许多年的口头禅!勤的反义词是懒…… 而勤和懒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在变迁着!…… ...

  • 也谈“勤行”

    封建社会把餐饮业叫做“勤行(hang)”,通过十几年在“勤行”里的摸爬滚打,终于明白了“勤行”的另一层...

  • 夜访陈茗屋大师/作者:邵明

    ——听陈大师讲高邮路别墅的故事 为了邀请陈茗屋大师岀席,本月在商船会馆举办的沈尹默生平回顾展,我们一行夜访陈大师的...

  • 连生

    那日天中飘红雨,君一身火红倚坐在树上,问盘腿而息的我是否愿同你回归故里,同生依? 我答了一句,在地愿作连理枝。 君...

  • 连生

    连生 连生,大名柳得富。他跟母亲过生活,很困难,没条件读书。印象中他头戴一顶破旧老头帽,两边帽耳朵耷拉着,脸上油灰...

  • 书法家陈锦城——行云流水 大气磅礴

    艺术简介 陈锦城, 1958年生。福建福州长乐人。中国历史第一人,楷、行、草、隶、篆五体书法均能同起同落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京小吃第一人”陈连生回顾“勤行”变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ar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