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思考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甚至大相径庭,也就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开始很不理解,后来发现是自己的眼界太小了。
存在即是合理,既然任何事情正反解读都能够行得通,那么我们就要理解得透彻才行。如果百思不得其解,那就要好好学习,扩大自己的认知广度和深度了。
每年的第二季度正是企业招聘的高峰期,我们集团也不例外。今年招聘人才,集团领导层提出了新的要求:招聘高素质本科生、研究生和部分产品研发的博士生。
何为高素质人才?不好意思,企业不是保姆,也不是培养人才的学校,企业只能凭借大概率事件从社会中筛选符合自己要求的人才。
比如,所有单位都承认专升本、成人再教育、在职教育等的本硕博学历,不会对不同学校毕业的学生进行区别对待。所有的单位都说能力比学历重要。诸如此类等等。这都是大实话,也有杠杠的大实例摆在大家面前,比如董明珠、马云、马斯克、比尔•盖茨等等。但是听的人总是过分乐观和过高评价自己,同时又不自觉贬低了别人,理解严重歪曲,甚至是错误。于是造成的结果就是个体认为企业的这个大实话是骗人的。
你高中毕业,没有任何高等教育的学位学历去找工作试试,能否敲开好单位的大门?你再去末流高效和顶级名校去看看,来学校招聘的单位有什么区别?天壤之别,信不信?
有些话说得天花乱坠,是很好听的大实话,只是很多人会误解。误解的都是普通人,而我们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只有足够聪明的极少数人才能听出言外之意的更多信息——别拿极个别的小概率罕见当成了大概率普遍事件。
这不是企业说的和做的不一样,而是企业要生存,更多会倾向于选择试错成本更低的人群,而不是盲目地付出更多的试错成本费尽心思寻找那凤毛麟角的无学历又有超能力的人。企业没有那个功夫,等不起,也不敢啊!再说了趋害避利也不符合人的本性和社会发展规律。
个体的人也就不要抬杠说你就是那个千万之一都不到的奇迹啦,说什么企业只看重学历不看重人的能力。这不过是你自己的一厢情愿,自欺欺人的自我防御而已。
你做出能力远大于学历的事情来摆在大家面前,事实胜于雄辩,谁还敢否认你的卓越成绩不行?啥成绩没有,一张大嘴巴嘚啵嘚啵屁用没有啊。归根结底的底层逻辑是:自己不是天鹅,非得自己说是天鹅,说外界不识货,这是荒唐的。自欺欺人的是自己,而不是企业承诺的那句话。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