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一个阿里巴巴人力资源的“招工”基本要求:第一要聪明,IQ要高,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EQ也不能低,要能够走进别人的内心,也能够敞开心扉让别人走进你的内心;第二要乐观,有理性地充满希望;第三要皮实,不要玻璃心,事情过了就过了,不能变成心里的一个结;第四要能自省,即使跟我没关系的事,也能三省吾身,思考如何做得更好。
看到其他三条,遇墨都能理解,这是基本的职场要求嘛。当看到第三条的时候,遇墨笑了,原来现在大部分企业都受不了职场“玻璃心”的员工。所以说职场“玻璃心”是病,一定得治!
说起职场“玻璃心”,让我想起了我们部门里的一个小妹妹,这个小妹妹看着非常的随和,我们也经常在一起开玩笑。可是细接触下来发现这个小妹妹有颗职场“玻璃心”。去年的时候,她调到我们组了,负责分配工作任务。因为她是新调来的,大家都很照顾她。可能因为能力问题还是其他问题,她分配工作时,不太平衡。弄得一部分同事“累死”,有的同事就说了她几句,她就觉得很委屈,我们有几个老员工就安慰她几句,让她别放在心上,努力做好分内的事就行。可是时间长了,她一直这个样子,弄得大家比较反感。后来我们发现这个小妹妹不是觉得大家是针对她的工作能力,而是针对她这个人。这让我和几个老员工很无语。后来我们就不管她了,她有什么问题就直接怼回去,不再在意她开不开心。
可能有一颗“玻璃心”的人,永远都认为别人是对人不对事,是在伤害她,从而添油加醋的在进行“脑补”,就是所谓的“被迫害妄想症”吧。这样的敏感心理,让她活的不仅很累,而且可能还会过度曲解别人的意思。
那我们该如何战胜“玻璃心”呢?遇墨觉得,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学着用理性思维战胜感性思维
我们知道难过、委屈这些消极情绪都是属于感性思维。如果一味的将这些消极情绪过度放大,就无法做出正确的思考。所以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学会多用“理性思维”去思考问题,别人随口一说的事,不要再进行多余的脑补了。有误会及时沟通澄清,不要压在心里面。
2、要感谢那些批评你的人
古有魏徵直言进谏,推行王道,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共创“贞观之治”,成为“一代名相”。虽然大部分人都愿意听赞美的话,但是真正能帮助我们走的更远的是那些批评的声音。要感谢这些愿意批评你的人,因为他们愿意做这个“恶人”的角色,来帮助我们进步。
3、努力打造“皮实”的心态
一个“皮实”的心态可以让我们只专注在自己当下所做的内容,不再为别人的言语而浪费自己的时间。它还能让我们让我们捕捉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对没用的的信息直接用大脑里的“碎纸机”碎掉。
漫画家郭斯特说过:“成长,就是将玻璃心打磨成钻石心的过程。”
遇墨@遇墨公子认为越是优秀的人,他们承受的要一般的人承受的更多压力和委屈。正所谓“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成长之路上,不断强化自己,让所有的委屈和压力成为我们进步的助推力。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