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县,最初为秦时所置,如下所载:
汉辽西郡十四县(且虑;海阳;新安平;柳城;令支;肥如;宾从;交黎;阳乐;狐苏;徒河;交城;临渝;絫)《文献通考·舆地考二》
很显然,海阳县,为汉帝国时期辽西郡所属郡县。而其在今天的具体位置,则在河北省唐山市滦县附近。
而再说海阳县的拥有者,也就是汉初海阳侯国的国主,海阳侯揺毋余。
以越队将从破秦,入汉定三秦,以都尉击项羽,侯,千八百户。《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如上内容,就是海阳侯摇毋余的所有封侯记录。
先说第一句“以越队将从破秦":
直接意思很简单,就是以越队将协从刘邦破秦。所以,这里的关键就是“越队将”三字,而关于这个越队将的解释,则还需要参考其他记录:
鋗下令,举兵,戸出壮士一人,领以戸将,使合传胡害将之,战则编为什伍,领以队将,使揺毋余将之。《广东通志第十卷》
如这里的内容表示,梅鋗当年起兵之时,得力助手是两人,一为合传胡害,一为揺毋余。但这二人所担任的职务却并不是纯粹的武将,而是职责分工完全不同的两个职务。
其中,合传胡害负责的是招募兵员及一系列后勤工作,所以,他算的上是一名后勤保障之类的负责人。而摇毋余则是完全相异,他只负责领军作战,所以算是梅鋗麾下主掌对外征战的将军。
由此,可以看的出来,梅鋗的用人之法也是颇有独到之处,至少还懂得分工协作的道理。由此,就是在这样的组合下,梅鋗遂带着二人从开始投奔吴芮,到最后辅佐沛公刘邦一路攻秦入咸阳。
而后,梅鋗病逝,刘邦遂将越军一分为三,以摇毋余为都尉,独立统领其中一支越军。
如此,才有了接下来的记录:
入汉定三秦,以都尉击项羽。《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很显然,摇毋余的战功,也主要是在平定三秦及和与项羽作战期间,所以,他应该也一直是刘邦直属麾下的一名将军,并未去大将军韩信那里。
六年三月庚子,齐信侯摇毋馀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六年三月庚子日,摇毋余以战功受封海阳侯,食邑一千八百户,为越军三大统帅中最后一名封侯者。
而那三位越军统帅则分别是:东武侯郭蒙;贳侯合传胡害;海阳侯摇毋余。
此三人中,说到底,还是东武侯郭蒙的地位最高,毕竟是吕泽的亲信,所以也是越军将领中唯一一个最终成为将军的人。
好了,最后再说一下摇毋余的暮年吧:
三年,哀侯昭襄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孝惠帝二年,摇毋余病逝,汉庭遂为其谥号,齐信侯。
以上,就是海阳侯摇毋余的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