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司外揣内

司外揣内

作者: 中医微尘 | 来源:发表于2023-08-23 10:23 被阅读0次

    有次应邀去下乡义诊,记得当时有个女的,大约近50左右年纪,伸出手让我切脉。切前,看她摊开的手掌,问她:肝胆不好?是否有动过手术?

    那女的大惊,回我:是,肝胆不好,切了胆。

      还问我:咋知道的?

      有诸内必行诸外,里边有变化,外边一定有微妙的变化。《灵枢·外揣》提到:司外揣内,司内揣外。

      故而,望手,望脸,望舌,望脐皆可知病。   

    中医,是一门非常生活化的实用科学。中医的阴阳寒热表里虚实也是肉眼可见,触手可知。

    不信,你伸出自己的手让他人摸下?看下?你手的形状,手的颜色,你手摸上去的温度,湿度早泄露了你身体的本质。

    有人手伸出来,手指头处明显膨大,一看就是那种火爆脾气或血压高的。这种人第一要关注的是自己的心脑血管。

    有人手伸出来,小鱼际处明显偏红,这下焦多有湿热,女的多会瘙痒不适。建议每天喝次绿豆汤清热利湿,喝个3至4天应该能改善。。

    再看大拇指,压指肚,压下去瘪瘪的,弹不起来。肯定是气 或血不足啊,若有足够气或血自然会有足够的弹性。就如打蓝球,一个瘪球,怎么拍都没用,弹不起来。这是一样的道理。那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下饮食与吸收了。

      只要你善于观察,长期实践,你就会有自己独特的经验,所以中医一点也不高深,相反是最最贴近生活的。

相关文章

  • 听听规培随笔

    过去中诊一直讲“司外揣内”,现在我们有条件、有能力直观的看到,是否有必要继续“揣”呢?为什么还要“揣”呢!——内镜...

  • 中医考研 | 中诊的必考点

    1.司外揣内 外,指疾病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内,指脏腑等内在的病理本质。由于“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所以《灵枢·...

  • 谈骨论经

    《黄帝内经》云: “司外揣内”,“有诸内,必形诸外”。 所谓“青筋”,就是人体皮下可见的静脉血管。青筋异常暴突,说...

  • 司外揣内,援物比类

    中医学不同于西医学,它的独特的理论体系的形成也有着与之相对应的思维方法,所以,掌握中医学特有的思维方法是学习中医学...

  • 大内、内诸司、外诸司

    2022.09.06 《东京梦华录》P15-27 文章前三小节讲了北宋京都的城市布局,今天读的大内、内诸司、外诸司...

  • 读懂孩子 “小信号”,才不会“兵荒马乱”!

    中医有一个词叫“司外揣内”, 这个词,听起来很复杂的样子, 其实很简单,可以打一个比喻: 你的一个眼神飘过来, 我...

  •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

    1五脏藏精气,六腑传化物,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2以象测脏&司外揣内 3时空概念的功能模型。 中...

  • 鬼谷子内揵第三(四)

    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论去就。欲合者用内,欲去着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

  • 2018-05-19

    很多人面部长着黄褐斑黑斑脸色不光滑,不透亮,怎样美容洗脸都好像蒙着一层灰垢。中医思外揣内,有诸内,必形于外,形诸外...

  • 《灵枢》第45《外揣篇》太素19知要道

    黄帝内经《灵枢》第45《外揣篇》太素19卷知要道 题文诗: 夫九针者,小之无内,大之无外,恍惚无穷, 天道人事,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司外揣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dp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