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8年,周瑜联合诸葛亮在赤壁,以少胜多,火烧曹军,阻止了曹操南下统一全国的步伐,一举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他是如何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让大军始终聚焦在打败曹军的目标上,最终完成了这个看起来不可能的任务呢?《OKR工作法》这本书可能会让我们有不同的启发。
-1-
《OKR工作法》这本书,就是讲述如何通过实施OKR,取得工作的成功。OKR就是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结果法。它是一种战略目标任务体系,也是一套明确目标并跟踪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OKR由英特尔公司发明,是谷歌、领英等顶级公司的高绩效秘籍。有了OKR,不仅工作可以高效进行,就连周瑜全力推进赤壁大战也和OKR的思想不谋而合。
这本书作者是克里斯蒂娜·沃特克(Christina Wodtke),她是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领英前首席产品经理,也是全球信息架构创办人和首任总裁。
在这本书的第四章,作者告诉我们
一般造成目标无法达成的5个因素。即:设置多个目标、没有充分沟通、没有落实计划、没有把时间花在重要事情上、没有坚持轻易放弃。我简称“一多四没有”。
-2-
让我们先看曹操为什么失败。
一目标多。既打吴又打蜀,明显忽视了自己曾经认为的、同为天下英雄的刘备。
二没有充分沟通。尤其对军队内部人数占比一小半、新降的刘表军队思想不统一,还中了周瑜的反间计、误杀水战好手蔡瑁张允。
三是没有计划。走哪算哪,完全落入敌人的计划和节奏中。
四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一会儿练水军、一会儿防疫病、一会儿长江设宴、一会儿钉锁大船。
五是没有坚持、轻言放弃。以上事情都草草了事。
-3-
我们再看看对手周瑜,则是完全相反的“一标四有”。
一标。
目标单一就是要打败曹操,虽然周瑜内心无数次要把除掉孔明当成另一个目标,但又经过无数次地思考权衡后、都放弃了,始终维持着攻曹的单一目标,否则最后战局真是难以预料。
四有。
一有沟通。上孙权、外孔明、平鲁肃、内程普、黄盖、甘宁,上下齐心,目标明确;
二有计划。三江口探营、派孔明造箭、引蒋干盗书、黄盖苦肉计、庞统连环计,环环相扣。
三有重点。重点攻曹,偶尔防亮,按照计划全力推进。
四有坚持。战争开始,周瑜的目标完成信心指数最多只有5/10;随着计划推进,指数不断上升;但在火攻前夕因欠东风跌至谷底。但周瑜不言放弃,终于等来诸葛东风,一举扭转了战局。
-4-
因此,这就是:
“一多四没”,工作随缘;
“一标四有”,目标终现。
当然,赤壁之战中的诸葛亮则完全超脱了OKR的理论,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万事皆在意料中,信心指数始终十分十,这不是人,而是传说中的神了。当然诸葛亮这样的神只存在于小说之中。
现实中的我们,只能像周瑜那样,运用OKR思想和方法,全程聚焦、每周复盘,实现那个既有挑战、又有希望的OKR。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