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咀三爹爹是我妈妈的继父。三爹爹前妻因病去世了,留下了一儿一女。外婆离婚后就带着两个女儿改嫁给了三爹爹。这样,两个不幸的人就带着四个孩子生活在一起。后来一个养女在三爹爹的主持下嫁给他的侄子,也就是我的父亲。于是我从小就对他们喊“爹爹”“奶奶”,连“三”字都省去了。小时候我一直不太明白怎么回事,长大了才渐渐明白这些关系。大爹、四爹都健在,我自己的爹爹排行老五,四十二岁就去世了,亲奶奶去世的更早。这样我家就和三爹爹家走的最近了。

老家在分龙村黑山冲,三爹和四爹在很早的时候就搬了出去,后来辗转就在五桥村李咀住下了。三爹是个手艺人,会做篾匠活。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小商小贩也开始活动起来。三爹就在家做些家用农具卖卖,筛子、簸箕、畚箕之类的东西,虽然谈不上怎么精致,可结实牢固,倒也适合农村里用。三爹偏瘦,记忆中好像总剃个光头,话语也不多,只是低头做活。田里地里的农活,家里的手艺活都做,反正就不怎么休息。大热天,坐在凉床上还没歇一会儿,又扛个锄头出去了,说去看看田里可有水。他和前妻生的儿子、女儿都先他去世了。儿子是大饥荒年代饿死的,听说当时还没成年,倘若活着,比我父亲年龄还要大一些。大女儿嫁在本村,生了两男两女,在我读初中时,我喊大姑妈的她就得病去世了。我对大姑妈没什么印象,她却认识我,我念小学的时候,她在学校卖柿子,放学的时候给了我两个软软的柿子吃,甜得很。可怜的大姑妈,已经死去几十年了,她会不会知道自己的孙子都已经考上大学了!三爹和三奶结婚后,也生了两个女儿,就是和母亲异父的妹妹,父亲的堂妹。如今她们都六十多了,满云姑今年恰好六十,身体还不错。霞云姑六十五,不幸的是前段日子把腰给弄伤了,现在大多时间躺在床上休养,起居很是不方便。倒霉的是,我母亲在探视霞云姑后也把腰摔坏了,现在也不得不卧床养病。哎!时光啊,你尽对世人开起了玩笑。造物弄人,有他什么办法呢?

我是老大,兄弟多,我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放在三爹家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当时不敢出三奶奶家的门,现在谈起才知道,那时候大人们都笑骂我是“老奶奶狗,怕出的头”,说的就是我太胆小。不过我是一点印象也没有,好像全忘了。只是胆量小还是真事,到今天我做事还有些畏首畏尾的,可能是小时候养成的吧。试想,一个小孩突然不在父母身边,到了一个陌生环境,可不就无助了。看来人很小的时候还是不能轻易离开父母,否则的话,可能会养成胆小怕事的性格。我刚读一年级的时候,三爹爹家买了一台电视机。记得电视机很小,红色的外壳,屏幕不过台式电脑显示屏那么大。当时电视机可是个稀罕物,一个村也就那么一两家有。我住的那个小山村就没有一台。当时正播放《射雕英雄传》,一到晚上,看的人黑压压的一片,我就先端个小板凳放在正中间坐下来看,也就得了个地利人和之便了。记得有一年放暑假,我见三奶奶家有电视机可以看(其实那时的电视白天没信号),上午我就和小伙伴起燕一起去了李咀。吃过午饭,大人就让回家,走到半路上,我们又回去了一趟。到了三爹家门口的时候,三爹三奶很是惊异,说走了那么久还没到家,怎么又来了。骂了一顿,说我这样的孩子只知道贪玩,一点也不懂事,当时他们很是不高兴。被骂之后,我们两个顽童也有点委屈,可还是走走玩玩回家了。他们可能觉得我们跑来跑去的,不成个样子。当时,我们哪知道走了之后又回去不好,只是野惯了,父母也没空多教我们,就是教了可能也不记得。看来,犯错误挨骂也是一种成长。想想小时候,真是又蠢又好笑!

满云姑在县城工作生活,姑爷是个军官,转业后安置在县法院工作。县城离的远,他们回家少些。三爹三奶年纪大了之后,也有一些家务活要帮着做。我恰好在洪镇中学读书,到周六或放假的日子,我就去他们那里。去了之后,有时给水缸挑满水,有时挑上稻谷去加工厂碾成米。地里还有点农活,不时地也帮忙干干:挑挑水粪,挖挖红薯什么的。那时就觉得他们年纪大了,就该帮着做一点,有时也有点怨言,不过过段时间又去了。三爹身体不好是在一九九五年,他有七十好几了,还是一如往常的瘦。那年我在皖中复读,去三爹家就少了,偶尔去一回也要急着回家。有几次去的时候,他们不同往日——在临走的时候也不怎么留住我,这几回两位老人都极力留我在他们家里住一晚,多待点时间。我当时就不愿意在那里待,坚持要回家。事后想来,两位老人可能是平时太孤单,要我多陪伴吧。我真是年少不知世事啊!三爹去世那一天是七月十四,当时月光朗照,我和妈妈得知老人家快不行了,就急匆匆地从老家赶过来。到的时候,老人已是弥留之际了,可能还晓得我和妈妈来送他最后一程。奇怪的是三爹走的时候,屋外的竹林突然狂风大作,就那么一阵子,风就停息了。想着竹林猛摇着破碎的月光,还真是怪事!难道人真的有魂灵么?那时的习俗是老人去世要停灵三天,请道士超度亡魂。出殡的那天恰好是雨过天晴,东方出现了一道彩虹,天空很朗净,彩虹长长的,弯弯的,很是好看。想来,三爹应该是去了一个美好的地方了吧。如今三爹和三奶的坟就在马路旁的一个小山凹里,长满了野草,我和儿子去祭拜的时候,儿子哪里知道曾经有这么一位老人和他父亲有这样一段过往呢?

网友评论